針織衫的訂單被如火如荼的趕製著。
大學生們僅有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熟練地一邊織毛衣,一邊聊天了。有的好學的學生,甚至可以一邊織毛衣,一邊背書。
有的學生,為了學習方便,跟許春雨申請了外帶。
就是講毛線帶回學校,然後到時候交給許春雨成品毛衣。
許春雨考慮了一下,同意了,但是,讓這些人交了押金,或者簽訂了保證書。
許春雨的這些毛線可不便宜,不少人拿不出保證金,選擇簽了保證書。
由學校領導作為見證人,不少學生簽了保證書。
大家吃驚的發現,學校裡多了許多織毛衣的同學。
更讓大家吃驚的是,這些條件很不好的同學,手頭似乎不那麼拮據了。
這一點,從上學從來隻喝免費湯品和雜糧窩頭的同學,突然有錢買饅頭吃了這一點就能看出來了。
有些和這些同學處的不錯的人,就打聽了一下。
得知是兼職給春雨針織廠織毛衣,賺了錢,眾人都是吃驚不已。再一細打聽,得知人家的毛衣竟然都是外彙出口給歪果仁的更震驚了,紛紛打聽自己能不能也去兼職。
於是,二天大學生們領取毛線的時候,身後大都跟了自己的同學,或者親戚啥的。
許春雨並沒有立即就錄用這些人,而是先經過學校,對這些學生或者家屬,做了個詳細的調查了解,確認那些學生條件確實是十分的不好了,許春雨這才會安排其試
著織條圍巾看看。
至於那些親戚,許春雨沒有要。
倒不是許春雨不僅人情。
而是誰家都有親戚,這個口子一開,其他學生的親戚都來自己這裡找活乾咋辦。
這個給了工作,那個沒給工作,確定不會讓人心生怨恨,從而惹來一些亂七八糟的麻煩嗎?
現在正是趕製訂單的關鍵時期,許春雨可沒時間,也沒心情跟這裡玩什麼,人性大考驗的遊戲。
親戚們連試用的機會都沒有,就被請出去了,心裡雖然不甘心。可是聽聞人家這是外彙訂單,並且是為了改善貧困大學生的經濟情況,這才將招工放到了學校的,隻好打消了心中的小心思。
第二批招工,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次開始了。
這次招工,找了二十人。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五位男生的影響。
這次招工竟然找到了七名男生。
這七位男生,彆看各個很糙漢,但是坐在那裡織毛衣的時候,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織出來的毛衣,還挺好看的。
又多了二十幾員猛將,速度提升了不少。
但這和訂單上的總額,相差還遠的很呢!
純手工的速度本來就不能跟機器的比,更不要說是所需量還那麼大了。
所以很快,許春雨就準備招收第三波學生工了。
許春雨在京大招收學生工的事情,也不知道是怎麼傳的,很快就傳遍了京市的各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