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嘴角還止不住往上飄的楊總臉色驟變:“成總,這就沒必要了吧?”
如果重視程度很高,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是相當的,成菲這麼輕飄飄的一句三折,對巋光集團而言就是多了八位數以上的利潤啊。
作為和官方合作的宣傳片,宋前河已經說過,對宣傳片的宣發力度有最低限度的要求。
原本這可是好事,怎麼成菲打幾個字味道就變了不少?
楊若謙立刻回複道:“成總,這就沒必要了吧?我們集團打算做點公益,把你們也一起拉下水是不是不太好吧。”
眾所周知,楊總一向不強人所難,賺錢的事從來都是彆人上,賠本的生意從來都是自己扛。
然而這次成菲卻回複的很快:“哈哈哈……楊總哪裡話,這種對我們雙方都有利的事情,怎麼能隻讓你一個人掏錢?那我成什麼了?”
在很多時候,能和官方保持友好但又不過份接近的合作,對集團來說可謂好處多多。
巋光集團自己一聲不吭就弄到這個機會,轉身就和成宇傳媒一起分享,要是成宇傳媒還不出點錢,說出去未免也太難聽了。
要不是知道楊若謙的性格,成菲這次乾脆會直接把宣發費用全部免除。
打三折,已經是下限中的下限。
而且成菲也知道,巋光集團很多決策看似離譜,看似要賠很多錢,但實際上是有各種長遠打算的。
乍一看賠的越多,最後事實就會證明它賺的越多。
能和官方合作的宣傳片,必定是要請一個口碑良好的明星作為“宣傳大使”,成本一定不會低。
楊若謙知道成菲現在已經腦補入魔,鬼知道她腦補了一些什麼,隻能繞開這個話題,說道:“這部宣傳片時長比較長,而且宣發難度比較大。”
反正怎麼做都無法獲得一分錢的收益,楊若謙這次倒不怕成宇傳媒又背著他大張旗鼓的宣傳了。
宣傳的再多,也是0收入。
相反,大規模的宣發還會增加宣發成本,雖然在成菲的無端要求下,宣發成本被打了三折,但是隻要基數夠大,三折下來也會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
成菲:“楊總放心,什麼困難我們沒走過來?對了,宣發具體力度的數據,你拿到沒有?拿到了的話可以發過來,我看一看具體給員工發怎麼樣的任務。”
剛剛在電話中宋前河隻是說了大概要求,具體需要什麼宣發力度,要投放多少流量,要在什麼大電視台直接做推廣這種詳細信息,肯定不能在電話裡說。
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也很容易記漏。
楊若謙看了一眼聊天框左上角多出來的未讀消息,劃開了和成菲的聊天框。
果然,是齊慕把具體相關的文件發了過來。
楊若謙把文檔下載到手機上,粗略掃了兩眼之後,就把文檔轉發給了成菲。
然後對成菲著重提醒了一句:“這一版要求對應的是宣傳片總時長大於15分鐘的,未必適用於我做的計劃。”
作為一個成熟的老板,成菲當然知道楊若謙的意思:“楊總你放心,錢出的越多,最後掙的越多的道理我還是明白的。宣發力度的問題,一定遠遠超過他們的標準。”
楊若謙見成菲掉進坑裡,滿意的點了點頭:“那就合作愉快。”
“好,合作愉快。唉,最近我發現,成宇傳媒總是在占你們便宜,但是又沒做出多少回饋啊。聽說最近商淺予在拍什麼電視劇?要不要我們專門為她個人在電視劇中的表現來一波宣發?”
又給傻孩子宣發?!
她都吃了多少宣發了?
這是回饋嗎?你那是恩將仇報!
楊若謙立刻阻止成菲這種不理智的想法:“不要回饋,就現在這樣挺好的。商淺予以前隻在公司混,好不容易能讓她經曆一下外麵的風風雨雨……現在又突然給她加資源,不是前功儘棄了嗎?”
成菲被說服了:“說的也是……小商這孩子確實應該好好磨礪一下。說到明星,你打算讓誰成為這個宣傳片的宣傳大使?”
楊若謙想都沒想:“那肯定是商淺予了。現在巋光集團能找到的明星裡麵,影響力最大,口碑最好的明星也就這麼個人了。”
而且如果找其他公司的明星去拍攝,如果不小心塌房或者曝出了什麼醜聞,楊若謙可就丟人丟大了。
雖說楊總想虧錢,但這麼社會性死亡的事情,還是能不做就不做。
反正這部宣傳片是一毛錢都賺不到的。
成菲回複道:“你也真是舍得啊,讓你們公司的王牌明星來出演這部怎麼都沒法賺到錢的宣傳片?這損失得有多大?話說你們那個在《黑袍檢查隊》飾演祖國俠的男演員,最近拍的電影也很火,在網絡上的熱度不低,怎麼不請他來當宣傳大使?”
對於總想破壞楊總虧錢大計的人,他心裡都門清。
不少曾經默默無聞的演員,現在也已經被楊總寫進了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險人員名單中。
其中就包括了成菲說的這個人。
這種有潛質賺大錢的人,必須得拍一下這部公益片。
楊若謙解釋道:“他也是要拍的,不過最近他要參加一個綜藝,所以沒辦法成為主演。”
“好……楊總有安排就行,我就不過多問你們公司內部的決策了。那你忙吧!”
“行,拜拜。”
關掉對話框後,楊若謙按下了電腦的關機鍵,拿上自己的東西走進電梯,來到了地下停車場。
在門口,一輛已經發動好的賽博朋克風超跑正等著,見楊若謙到了,副駕駛的蝴蝶門“哢”一下,緩緩向上打開。
楊若謙把自己的東西放進了車的前備箱裡,然後坐到副駕駛上,伸手把門關了。
“這車好像已經吃灰很久了吧?”楊若謙吐槽一句,“怎麼突然想起來開這玩意了?”
成菲送楊若謙的這台超跑,動力十足,聲浪好聽,而且全球限量一台……唯一的問題就是,這輛車坐起來並不舒服。
拿到這輛車之後,也就圖個新鮮勁,後來楊若謙還是選擇更舒適的轎車。
99需要用車的環節要麼在市區通勤,要麼需要迎接其他客戶,這輛跑車基本沒有什麼出場的空間。
更何況這輛車還是個油老虎,保養費非常高,楊總當然是能不開就儘量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