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有冤大頭要接盤?
作為傳統保守的守舊派,宋丹蕾徐徐說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認為唱片公司可以開,但是我們要儘可能的避免和其他公司走同一條賽道,避免進入白刃戰模式。”
雖說宋丹蕾說的比較籠統,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還是聽明白了的。
巋光集團自己也有歌手,也有音樂製作方麵的需求,這裡麵的市場固然不大,但撐起一個人數不多的,工作室性質的小公司還是勉強可以的。
更何況以後巋光集團肯定還會招更多的歌手。
搞一家隻專注於解決集團內部事務的分公司,隨緣接一接外麵的生意,成本低,風險小,而且還可以降低集團製曲的成本,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楊總一邊聽著一邊連連點頭,在電腦上寫起了自己的備注。
“唱片公司可以開,但是要儘可能的和其他公司走同一條賽帶,一頭陷入殘酷的白刃戰模式。”
寫完之後,楊若謙又問:“具體一點呢?你認為應該怎麼做?”
他能猜到宋丹蕾的想法,但是總是稀裡糊塗成功的各種經曆,怎麼樣都可以磨礪出一個人的謹慎性格。
問話,就必須問的巨細無遺!
現在的楊總已非昨天的楊總,他現在行事做事就兩個字,謹慎。
宋丹蕾不疑有他,繼續說道:“公司新注冊一個,找些有點實力的編詞人——現在和以前不同,編詞這塊的成本都不會很大。”
“編曲這塊,我們找些小眾的,有市場有受眾,但是風格非當下流行的人,儘可能降低成本,並且做出我們自己的獨特曲風。”
“團隊儘可能小而精,由公司直接領導,扁平化管理,以最高的性價比讓它成為出產精品的作坊。”
“……”
嗯……
宋丹蕾有理有據的闡述,最終肯定了楊若謙最初的那個決定——直接收購一家即將破產倒閉的唱片公司。
楊若謙心中大定,於是搖頭開始胡扯:“從風險角度和收益角度來看,你說的這些都沒有問題,但你忽略了我最開始的話。”
“一家唱片公司,是我們集團接下來發展的重點,要把它放在戰略的位置上。”
“如果按照你的計劃做,這家唱片公司固然很難虧損,甚至能有效降低公司的成本,但是和我之前製定下的戰略目標就大相徑庭了。”
不符合戰略目標的定位……
宋丹蕾一下哽住了。
這麼一想,好像也是啊。
楊總應該是想把唱片公司發展成為集團旗下的核心業務之一,而不僅僅隻是一個降低成本的工具。
“那,您認為?”宋丹蕾有些遲疑的問道。
原本經驗豐富,想找家公司養老的她,到了巋光集團以為自己會是以一個教導者,顧問的身份來工作。
可是來到巋光集團後,她才發現自己的很多經驗都不適用了,甚至巋光集團的很多成功之舉都讓她看不懂。
無論是從動機還是邏輯上分析,都完全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那種看不懂。
可問題是,這些項目就是成功了。
麵對這樣一支魔鬼般的團隊,她不得不虛心請教。
“有的唱片公司做不下去,真是完全因為能力問題嗎?”楊若謙笑道,“未必吧?”
“我的大致規劃是這樣的。”
“你們安排手下的人,暫緩手上的老項目,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喜好,考察幾家唱片公司。”
“篩選出那些有實力,但是因為其他場外因素而無法經營下去的公司,列出一份名單。”
“我們就在這份名單裡麵選出一家最適合集團的唱片公司,直接收購全部股份。”
“相信在我們的領導下,這家唱片公司一定會煥發出它原本應有的光芒的。”
才怪……
我根本不會領導他們……讓這群撲街自己慢慢折騰,慢慢虧錢去吧!
眾人聽得滿腦子冒問號。
沒聽錯吧,直接並購公司?!
這成本得多大啊。
不說彆的,想要絕對控製一家公司,隻需要占股66.7以上就可以了,根本就沒必要收購全部股份啊。
占股51隻是相對控製,在做某些重大決策時,隻要有三分之一的權重反對,那就可以直接否決該決策。
所以要絕對控製一家公司,需要掌控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份。
而且巋光集團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領導班子,乾嘛還要全盤繼承一條破船上的全部成員?
最好的辦法不是把那些臃腫冗雜的管理層全部裁掉,把真正乾實事的人重新組成團隊,接受公司的直接領導嗎?
難不成楊總有絕對的自信,僅憑間接管理和大方向的製定,就讓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起死回生?
一定是這樣了……
楊總,真有魄力。
眾人臉上的表情接連變換,從最初的不解,變成了驚歎。
被手底下的人用這種目光注視著,楊若謙心如止水,顯得泰然自若。
沒辦法……找些撲街已經是維持係統積極運營判定的最低標準,如果強行招募外行人,立刻就會被視做違規。
隻能退而求其次,招不到外行人,就招一個破產的團隊吧。
……
十幾分鐘之後,新項目新計劃的各項工作都大致安排完成,餘下的具體操作,則交給各個高管去操辦。
有時候,自己管的太細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好。
當然,邵一奇這個絕度變量被楊若謙排除在外,直接讓他不用插手管理唱片公司的任何項目,去管理一下袁得真那個新團隊的工作就行了。
交給袁得真團隊操辦的那堆業務已經十分成熟,再怎麼搞,應該也搞不出什麼意外。
反正在同一個地方,楊總是不可能跌倒兩次的。
那堆破項目能夠給公司賺錢已經是板上釘釘,無法更改的事實,楊總心態已經很穩。
要是少賺一點,就是意外之喜。
要是不小心虧了,就是普天同慶。
相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態去看待,就是不同的情緒。
為了不年紀輕輕就得心臟病,混到一個和前世一樣的下場,楊若謙此時對公司各種業務的要求已經一降再降了。
會議結束,楊若謙打算收拾一下東西,和盛景豪園的經理說一下寫字樓購買擴建的計劃。
是的,新的唱片公司團隊會被完整保留,但是公司地址得搬到盛景豪園。
這樣一來,買地皮、裝修、夥食、各項集團本部該有的福利一項不少,又是一筆巨額開銷。
剛抬步離開會議室,剛剛表現的無比積極的林曹快步跟上去,小聲說道:“楊總,能占用您一點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