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嘉事業大展宏圖的時候,段述南也沒有閒著。
有了段琪琛給的遺產,段述南抓準時機迅速擴張。
加上自己擁有的公司股份和影響力,段述南在進出口方麵也非常有力,公司很快就打入了華國周邊市場,並且迅速站穩腳跟。
在國內電動車品牌中,出口量居高不下。
不僅如此,國內的銷售額也不差。
良性循環下,段述南一直主張的新能源項目也迅速跟進,並且跟國家一個實驗室達成了戰略合作。
這個詞在千禧年時期並不怎麼被人關注到。
但新能源一直都是國家都大力支持的項目。
段嘉嘉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經看過可燃冰的新聞。
所以,儘管外麵人看來段述南這幾年好像隻是在原地踏步,最多是每年都會出幾款新的電動車。
可內部人都知道。
隻要那個實驗室成功,段述南的身家會呈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增長。
而且,如果他們夠速度的話,將這項技術研發成功,走在世界前列的話,那就更不得了了。
段嘉嘉對於陌生行業不懂,她穿書之前也不是什麼特彆關注科技發展的人。
正是如此,段述南從來都不會強迫段嘉嘉去接下自家公司。
他是一位父親,但也是老板。
把這麼大一家公司交到一個完全不會經營的人手裡,公司敗了,家業沒了,那是自己家活該。
可那些因為公司出現問題而失業的職工呢?
作為企業老板,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他們保證員工有飯碗,也是在維護社會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十幾年後網絡發達了,一旦有知名企業開始裁員,哪怕隻是因為戰略安排放棄某地市場,這樣的動向都會受到巨大關注。
因為裁員就代表有人失業。
這樣的人一多,就非常容易造成社會不穩定。
隻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體。
之後這樣的行為就不叫裁員了。
叫“優化”。
隻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真被這些資本家給玩出花兒了。
段嘉嘉接到她爸電話,說要去參加公司年會的時候還愣了一下。
她也不是第一次參加她爸那邊的年會了。
隻是這一次居然是在省城辦,這就很新奇了。
考慮到員工大部分都是樺水市的人,所以每年的年會都在樺水市舉辦。
南郊林場那邊也會有。
畢竟要容納上千人的酒店,實在是沒有。
所以段述南一般都辦兩場。
中午帶著全部領導層在工廠的空地上做流水席,還會請明星、雜技團隊和戲班子過來表演。
抽獎也是在這個時候進行。
到了晚上除了領導層之外,還會邀請每年的最佳員工去市裡的晚宴。
晚宴上還會有合作商和經銷商。
一樣很熱鬨,但這樣酒店壓力就大大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