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掌握了不少作者的聯係方式,可自己不也有影視方麵的資源嗎
誰也不比誰差
大概是陳崢年的消息太激勵人,段嘉嘉在家寫試卷都寫出了流水線的架勢。
幾張寫好的試卷被放在床上,曆史大全和她從一些二手店裡淘來的道德經就放在書桌一角。
段嘉嘉這裡一帆風順,段述南也不差。
當天夜裡,段述南叫上了劉國慶和趙武到家裡吃飯。
吃過飯後就開始每個月的盤賬。
劉國慶先拿出自己的加油收據和賬本,以及這一個月的收入。
“機場那邊每天都能跑個二十幾趟,那邊的客人都好說話,出手也大方,接了幾次之後有幾個都包車了。包車賺得更多。”
劉國慶從帶來的包裡拿出一疊錢,他都一張張的整理好了,看起來非常可觀。
“油錢平均下來一天耗油三四十塊錢,這個月的油費是一千一百三十六塊二。”
彆聽這個數字很大,跑了這麼多油,劉國慶機場那條線也熟得很,每天扣除油費利潤都在二百一天左右。
碰上包車的話,耗油不多,但包車一天就要三百塊錢。
“這個月的收入是八千三百八十二塊九毛六分。”劉國慶美滋滋拍著那摞錢。
家裡的窗簾都拉上了,外麵也沒有人。
段嘉嘉聽著劉國慶的話,瞪大了眼睛。
也就是說,光是機場和市區這一條線上,一個月的純收入就有七千多。
這可是1990年,油價隻要一塊五的年代
七千塊錢。
段嘉嘉倒吸氣,難怪說八十和九十年代隻要敢拚肯拚,那就是撿錢的時代呢
彆的不說,林場這片最大的機械廠廠長一個月的工資和福利一堆加起來大概是八百多的工資。
這已經是高收入人群了。
但買下了三輛車的段述南一夥人一個月一輛車就賺到了一個廠長一年左右的工資。
怪不得下海的人那麼多。
趙武看得眼睛發直,但也隻有羨慕。
段述南讓段嘉嘉幫忙點錢,他在旁邊算那些加油的收據。
這是一開始就說好的,這些事情會直接在大家麵前算出來。
之所以叫上趙武,也是告訴過趙武,讓他多攢點錢。
趙武開的那輛二手小麵包,段述南和劉國慶都默認以後會按照轉手的價格賣給趙武。
“我這邊就沒有國慶哥那麼多了。”趙武憨笑著從自己斜挎書包裡翻出整理好的錢。
“鄉下包車的不多,我一個月也就接到了一趟。而且車子還修了兩次。油費都是南哥每次給錢讓我去加的,票都在南哥那裡。我這個月的營業額是兩千三。”
趙武其實都有些意外。
之前說好一千八以上給提成,他這個月其實都沒有考慮過提成的可能。
沒想到昨天晚上一算,竟然這麼快就到了兩千三
趙武都沒好意思算自己這個月的工資,總覺得自己走大運,能遇上南哥和國慶哥這麼好的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