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彬扶了扶眼鏡“當然可以”
女孩又看了一遍合同,這樣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其實不會有多少用處。
荼蘼為了弄這個文字遊戲,可是找了專業律師擬定的合同,除非拿到律所,讓律師仔細的看,一般人很難確認合約裡那句話的條款到底是什麼意思。
段嘉嘉當時官司贏得順利,是何文彬以為段嘉嘉和段述南父女不敢鬨大,稍微嚇一嚇就可以搞定。
誰知道段述南直接把荼蘼告了。
加上段嘉嘉是未成年簽約,那就更好處理了。
這才馬失前蹄
否則,還不知道要扯皮到什麼時候呢。
何文彬後來在網文市場興起後,直接背刺了自己的老領導,將雜誌社整個架空,班底帶走,另起爐灶開了一個文化公司,做了一個小網站。
簽約作者後將作品打包送到網文渠道,用低價簽保底,看到不錯的也會花錢推,但推廣費由作者承擔。
也就是說,稿費最後要扣除推廣費用,再和作者分成。
可能月入百萬的作品,最後扣除推廣費,再分成,到作者手上就剩下十來萬不到。
畢竟這種小網站的後台也是不透明的。
段嘉嘉都聽說過何文彬那家網站的一些小套路。
編輯會去找寫出過好成績的作者,那種一般都是超出保底收入轉為分成的,這樣每個季度還能再收一筆渠道費。
有意向寫新作品的話,作者當季度的渠道費會多一些,如果沒有意向,渠道費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情況。
何文彬從來不把作者當人看,隻將那些作者看成自己賺鈔票的包身工。
“等一下”段嘉嘉起身,走到那桌“小姐姐,你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嗎”
段嘉嘉的出現,讓何文彬和那個女孩子都愣了一下。
轉身後,段嘉嘉才認出。
這個女孩子竟然是未來的武俠言情作者江瑤
如果說何文彬是段嘉嘉上輩子的坑爹編輯,那麼江瑤就是段嘉嘉的競爭對手。
雖然武俠作品是逐漸走向沒落的,但是網絡文學的出現讓武俠這個題材小小的回春了一把。
千禧年後出現了一批寫武俠小說的年輕作者。
段嘉嘉後來也逐漸走向網絡文學投稿,和江瑤還是同網站的“競爭對手”。
在幾次作者大會上見過。
可江瑤冒出頭還要在九十年代末期,榕樹網站出現後。
段嘉嘉和江瑤接觸不多,所謂“對手”也是網上一些人說的,還有什麼小道消息說段嘉嘉在哪次的作者大會上挑釁過江瑤什麼的。
說得段嘉嘉都以為是真的了。
所以江瑤會被壓著幾年後才冒出頭,難道也是因為荼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