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對方坐在沙發上,手裡還拿著一本雜誌,雜誌剛好擋住了臉。
隻露出脖子以下的身體。
隻是看那個姿勢,段嘉嘉就越看越眼熟。
“李長淮”段嘉嘉稍稍靠近,對著那人喊了一聲。
看雜誌的人放下雜誌,露出一張段嘉嘉熟悉的臉,笑道“這你都能發現”
段嘉嘉臉上的笑藏都藏不住,上前輕輕用鞋尖踢了李長淮的鞋子一下“那還用說你坐在我後桌三年,我還能不知道你是什麼樣子”
聽到這個答案,李長淮嘴上不說,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小吃店的事情都處理好了”段嘉嘉注意到他旁邊沒有行李,好奇的問“你辦理了入住”
李長淮起身,點頭道“都弄好了。以後小吃店的大頭就是曹軍,我不負責管理,但半年查一次賬。曹軍從我這裡拿了規劃的計劃書,他也是讚成開分店的。”
曹軍除非是腦子有問題才不讚成開分店。
隻是飯要一口口吃,店也要一家一家的開。
曹軍在李長淮的建議下,這次沒有再找曹家的人,而是對外招聘。
倒不是不相信曹家人,而是李長淮不認為這樣的家庭作坊能走長久。
自從曹軍賺錢之後,不是沒有人來找李長淮和曹軍,尤其是曹家人,都找到了祝外婆那裡。
為得還是工作的事情。
現在還隻是個小店就找那麼多“自家人”過來,真有什麼問題說也不好說,你把人家當員工,人家把老板當親戚,這還做什麼呢
“這是對的。”段嘉嘉也很讚成這一點。
八九十年代其實有不少人開店都做得不錯,但為什麼都沒能走到最後呢
段嘉嘉看過不少例子,尤其是餐飲行業,大多都是被“家庭作坊”這四個字拖累的。
大家都窮的時候沒問題,但你現在有錢了,你能不管我們這些窮親戚於是今天安排一個進來洗菜,明天來一個洗碗。
真有什麼問題要說,不是爺爺奶奶那一輩,就是自己父母那一輩。
拉下來教訓了,回家就要被自己的真爺爺奶奶和爸媽教訓。
碰上心術不正的,那更是直接玩完。
不少人家底子都沒有做起來呢,就被家裡人掏空了。
家庭作坊有好有壞,快速擴張的時候,找信得過的自家人做事方便,但小吃店明顯不是這個情況。
“所以,你就來找我了”段嘉嘉歪著頭去看李長淮,也說不清楚心裡是高興還是其他。
這種甜滋滋的感覺,她還挺陌生的。
李長淮點頭,笑得比段嘉嘉還要甜“正好我也提前來看一看京城是什麼樣子的。”
李長淮和段嘉嘉住在同一層,房間距離不算太遠。
在電梯裡,段嘉嘉還說起了自己遇見淩夜和福寶的事情。
包括電影首映,那些觀眾的反應。
李長淮站在旁邊默默的聽。
他們認識的這些年來,無論是跟段嘉嘉獨處,還是跟趙峰陽龐美美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李長淮都是那個傾聽的人,鮮少說話。
現在也是一樣。
段嘉嘉回房間換了一身更輕便的衣服,帶點小高跟的涼鞋也換成了更為舒適的帆布鞋。
看見段嘉嘉出來,李長淮笑道“我果然還是更習慣你現在這個打扮。”
其實寒暑假的時候段嘉嘉也會穿裙子。
隻是化了淡妝,還弄了發型,再穿著小高跟的樣子,卻是李長淮第一次見。
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