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曲水流觴_劉備的日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劉備的日常 > 1.141 曲水流觴

1.141 曲水流觴(2 / 2)

“不送。”

劉平自投書箱,被黨人合力抬出。

張儉言道“上巳當日,如何行事。煩請諸君,與老夫細細斟酌。”

後漢書禮儀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鄭玄注曰“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光武中興時。有名士杜篤,曾作祓褉賦“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雒,帷幔玄黃。於是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棗絳水,酹酒醲川。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豔姝,戴翡翠,珥眀珠,曳離袿,立水涯。微風掩壒埃,纖榖低徊,蘭蘇肹,感動情魂。若乃隱逸未用,鴻生俊儒,冠高冕,曳長裾,坐沙渚,談詩書,詠伊呂,歌唐虞。”

尋常百姓,結伴“東流水上”。意指,向東流之水北岸。

而王侯公主,則必擇伊雒二水,用玄黃色帷幔,圈建行營。禦賜美酒佳肴,擺滿一丈見方。窈窕淑女,美媵豔姝,高談闊論,名士風流。

如何行事,方能萬無一失。眾人各抒己見,一時爭論不休。

曹操力排眾議“何不行曲水流觴。”

“哦”張儉心中一動。

話說。晉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之初上巳日,王羲之與謝安、王彬等四十二位名士在會稽山陰之蘭亭,祓禊集會,並將聚會詩詞彙為蘭亭集,王羲之與孫綽分彆作序,聞名天下之蘭亭集序就此誕生。

王羲之在序中,提及“修禊事”與“曲水流觴”。文人雅士,列坐於彎曲回旋之溪水邊,將盛酒之觴,置於流水,任其順流漂下,經停誰人麵前,誰即取飲,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觴,再傳後續。四十二名士,飲酒作詩,放浪形骸,乘興而來,儘興而歸。

從此,“曲水流觴”之雅趣,遂傳於後世,為文人雅士所深愛。

觴,係古時盛酒器具,即時下耳杯。通常為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托,可浮於水中。也有陶製,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沉重,流觴時需置於荷葉上,助其浮水而行。

曲水流觴,古而有之。古逸詩雲“羽觴隨波泛”。漢亦有“引流引觴,遞成曲水”之說。

至於流觴起源,眾說紛紜。

據說,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09。“

“可行。”袁紹欣然點頭。

“何董二戚,材朽學淺。如何肯自揭其短。赴曲水流觴之會。”便有山陽太守袁遺言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曹操答曰“黨魁置此盛會,二戚焉能缺席。”言下之意,為爭相拉攏黨人,二戚即便硬著頭皮,附庸風雅,無病呻吟,亦會親臨。

“如此,老夫便與諸君,羽觴隨波。”張儉言而有信,名士自風流。

林慮山,正陽亭,草廬。

二老匆匆而來“黨魁回書在此。”

甯姐姐打開細觀,不由疑竇叢生。

“小弟素來清白。何時竟生出,此等心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村後有片玉米地 網球:人在冰帝,繼承奇跡世代 我和我的馬甲 葉洛沐雪 顧見深李澤魚 終末的女武神之我竟是女武神? 我的夫人竟然是女帝 八零:錦鯉嬌妻逆襲後帶崽暴富了 往生涯之後再無雲兮 星球遊覽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