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他把這孤兒院全都給打掃乾淨之後,他又取出了這些年來,他好不容易才收集到,且煉製成功的一些布陣材料。
‘吱呀’一聲,是孤兒院的大門,被他給上鎖的聲音。
他布下了一座陣法,將這整片孤兒院籠罩,將這孤兒院給封禁。
若無意外,這孤兒院,應該很久都不會再開啟了。
或許...它永遠也沒有再開啟的那一天了吧!
接著,他離開了這孤兒院!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去了每一位故人的墳前。
或放下幾束鮮花,或灑下幾杯酒水!
他在與那些故人,做最後的道彆。
這或許,也是他在與這片故土的自己,做最後的道彆。
他步行,用自己的雙腳,在丈量這炎黃故土的每一寸山河。
他這是在與這片故土天地,做最後的道彆。
要將這片故土上的每一片風景,將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全都深深烙印進自己心裡。
他知道,這一特殊的道彆方式,應是需要用掉他很多很多的時間。
或許,直至他大限到來,直至他再也走不動路,他也沒法將這片故土上的每一寸山河走遍。
將那每一片景,將這故土上的每一種地方特色美食,都給記住,都給嘗遍...
他知道,他大概率,會‘老死’在半途中。
這似乎,有點浪費他光陰了!
而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或許,什麼意義都沒有吧!
但那又如何呢?
他有這般任性妄為的資本!
他隻是這般想著,就這般做了!
他現在的心態,倒是頗有點那種佛家常言的大自在。
在這故土天地中,他做到了六祖惠能佛偈中的那一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在他與故土告彆的過程中,免不了的,他的那九個徒弟,找到了他。
他們也老了,有些人看起來,比周凡還要更老,應是活不過周凡。
他們繼承了周凡的意誌,讓修行法,在這片故土中繼續傳承。
而今挑起這份重擔的,是他們的徒弟徒孫...
他們老咯,乾不動咯!
也該是他們將這份重擔,交給下一輩的小兔崽子們去扛起了。
人類的文明,人類的傳承,不也都是這般模樣嗎?
愚公移山,移的不是山。
它指的是,一直以來都刻在人族骨子裡、血脈裡、靈魂裡的一種傳承精神!
他們陪著周凡,在走這最後一程。
在與周凡一道,品味這人生中的最後餘光。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免不了的,會想起當年他們還是孩童模樣時,就被周凡帶在身邊,一同走過這炎黃的千山萬水。
隻是那時,車馬很快。
百年過去,當他們再重新看向某些熟悉景時,卻覺那山已不是山,那水也不是水了!
沒有意外的,他們成了周凡在這片故土上,送走的最後一批人。
他們老死坐化在周凡前麵。
他們死後,周凡仍在丈量這片天地。
直至他壽元達至300載,他才於一晨曦初綻之時,坐化在了昆侖山中。
這壽元,已遠超煉氣五重修士應有的壽元。
周凡從這故土消失了。
但消失的,也隻是他的身!
他的影,他的名,因他那九個徒弟創立的凡道門,而一代又一代地,在這故土天地中傳承...
ps:今晚就這一章了哈,突然有急事需要處理,剩下的兩章,我爭取下午更新出來!祝道友們晚安好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