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孫瓊就將接待規格的猜想給放下。
“諸位還有公務,便以水代酒,某敬各位一杯。”
孫瓊端著杯子站起身,其他人也都舉起杯子,湯書偉笑道:“承蒙孫知府接待。”
開場不一定需要酒,一個乾杯,就足夠打開氣氛。
“南直隸海鹽,以揚淮為最,此番專員來揚州,什麼時候去視察鹽場?”
孫瓊將話題轉向重點,也不算是打探,畢竟文書都下來了。
“不是視察,隻不過是去考察些地方。”
湯書偉放下筷子,看向孫瓊,道:“北直隸,渤海那邊,由聖人轉讓了部分鹽場由戶部管理,生產出來的鹽,就批發給鹽鋪或是雜貨鋪,當然,還有官店。”
頓了一下,湯書偉繼續道:“除了鹽場,我等還要考察揚州市場,若是鹽場開辦,往後稅收便是直接由鹽場繳納,與灶丁無關。”
孫瓊雖然是北方來的,但是京城,他除了趕科舉時待過一段時間,後麵就被下放到地方,具體並不是很了解。
聽了湯書偉的描述,孫瓊忍不住問道:“敢問如今京城鹽價幾何?”
“一斤,二十文。”
湯書偉淡淡說道。
聞言,孫瓊猛然站起,椅子都朝後退出一段距離,發出聲音。
要知道,以當前揚州的鹽價,一斤十六兩重,大致是一兩重的鹽將近十九文,而京城的鹽價已經不能用腰斬來形容了。
“怎麼可能!”
孫瓊不敢相信,失聲說道。
湯書偉連忙擺手,示意孫瓊坐下來,解釋道:“之前鹽貴,是因為販賣者為各大鹽商,不得越場支鹽,不得越界侵銷,而鹽商多數囤鹽,以控製鹽價,再以私鹽代替官鹽販賣,從而獲得巨利,鹽本身並不貴。”
這是朝廷經過多方考察而得出來的結論,當然,這其中還有運輸的人力物力問題,但是隻要靠海的區域,鹽本身就不應該是稀罕物。
簡單來說,之前的朝廷和鹽商,都不由自主的達成了壟斷默契。
現在,朝廷要撬開商銷模式,擁有完整產業鏈的朝廷,自然可以直接售賣低價鹽。
更何況,二十文的價格,已經很高了。
大明每年產鹽上億斤鹽,擁有這樣的產量,薄利多銷也不是不行。
至於會打擊到鹽商,那又不是什麼大事。
改官賣成商賣,灶丁的生活就會改善。
萬曆時期所實施的綱法,便是民製、商收、商賣、商運、商銷,就結果而言,雖然消耗了堆積的鹽引,但和灶丁還是沒有絲毫關係。
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私有化隻會讓商人變本加厲。
而現在,朝廷要來當商人的對手,首先便是打下食鹽的價格。
商人會囤積,朝廷自然可以放量。
朝廷的目光不會去看那些鹽商,畢竟真正需要幫助的,是海岸線上不計其數的灶丁。
這些人才是朝廷幫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