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是張世安吧?聽說是你讓太子私自開了糧倉?”
恩德宮,清豐縣唯一一個看著恢弘大氣的宮殿二樓,孔令慈看向張世安的眼眸中一片冷漠。
而張世安此時則是站在欄杆邊上,看著正在勞作的百姓們,淡淡道:“知道了還問,多餘不多餘?”
“你!”
孔令慈沒想到自己身為太子的師傅,張世安竟然敢這麼頂撞,但還是壓著怒火道:“你身為臣子,卻慫恿為君者去破壞律法,這是為臣之道嗎?”
“總比讓他在這裡被殺了強得多。”
張世安掃了一眼孔令慈,反問道:“你知道之前百姓們在說什麼嗎?”
“說些什麼?”
孔令慈聽到張世安的話,緊跟著問道。
張世安說道:“百姓們說,再吃不到飯,就真的要造反了。”
孔令慈聞言目光一縮,有些不相信的看了一眼此時憨厚勤勞的百姓們,目光逐漸凝重起來,神情也浮現出一抹複雜。
他第一時間是不相信這群正辛勤勞作的百姓們會造反,但想到清豐縣其他地方荒蕪的樣子,又不得不信。
作為一個飽學大儒,他當然讀過史書,知道即便是再怎麼懦弱不堪的百姓們,一旦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也是會造反的!
本朝太祖爺,沒造反之前也隻不過是個吃不到飯的百姓而已。
“孔師傅,百姓們不懂什麼聖人教化,但是他們知道吃飽了飯就不會鬨事,有房子住就會感念恩德。這座恩德宮,就是百姓們為我和張世安蓋的。”
趙成乾捧著一杯茶,躡手捏腳的放到了孔令慈的身邊,聲音誠摯的說道。
“太子殿下,您是儲君,有愛民之心當然會是好的,並沒有什麼錯。”
“但是治理一個縣城,與治理一個國家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治理國家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有更高的眼界和思想,你一直混在鄉野之間,對於大局觀念的樹立是不好的。”
“現在你也已經在這裡一段時間了,知道了什麼是百姓疾苦,也該回去了。”
孔令慈緩了一下,拿起太子端過來的茶輕輕喝了一口,緊繃的麵色變得稍微和善了幾分說道。
“孔師傅,我覺得治理一個國家和治理一個縣城,道理都是一樣的,就是讓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讓他們能夠生活的有希望。”
“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好了,國家自然也就強盛了。”
趙成乾雖然在清豐縣時間並不是太長,但是一直與這裡的百姓們共同奮鬥,看著這裡從荒蕪到現在的熱火朝天,心中有很深厚的感情。
這裡,是讓他第二次有成就感的地方,第一次是在軍營!
“治理縣城是要因地製宜,治理一個州郡則是要均衡,治理一個國家需要的就是聖人之道。”
“你就算是把清豐縣治理的再好,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是造福幾萬、最多十萬百姓而已,相比起大乾眾多的人口,不過是杯水車薪。”
孔令慈無奈的歎了口氣:“太子,我不反對您有親民愛民之心,也能理解您想為百姓們做事的願望。但是您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以大局為重,以大乾所有的百姓為重,不要讓目光太窄,以至於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究竟應該去做怎樣的事情。”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