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餘台_蟬覺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蟬覺 > 第13章 餘台

第13章 餘台(1 / 1)

蟬覺!

趙三妹回老家,趕著晚飯點到餘台。老兩口快八十歲的人,雖然清瘦,但精神頭都不錯,看到幺姑娘回頭,心裡頭都是高興,趙老爺子嘴上說姑娘“這再過兩三月都過年了,到時也要回,你這時候回來乾什麼,淨瞎折騰錢”,手腳卻沒停,忙打水拿毛巾給姑娘洗臉。老太太得過中風,半邊身子不大利索,也能動,隻是沒什麼力道,動作緩點。

“姑娘路上還順利吧?”

“生意好不好啊?”

“李彬一個人生活怎麼安排…”

開啟了絮絮叨叨的連鎖模式,七十大幾的老人很自尊,基本不出門,不上彆人家的飯桌,怕影響到彆人家。連隔壁兩三百米遠的小叔子、小姑子家也不去。大姑娘嫁到西邊十幾公裡外陽橋,二姑娘嫁到東邊五六公裡的巴村。兩個人隔三差五也回來看看兩老,要接兩老到自己家住幾天,兩老是絕對不去,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這一把年紀的人,要是倒在彆人家,不是給人添堵麼?”

趙三妹不緊不慢的回著“媽,你不要擔心我們,生意還行,吃飯沒問題李彬不是一個人,我把文文喊過來了,兩個大男人,拿著錢那麼大一城市找不到飯吃,餓死活該。”

洗過手臉,看老爺子子已經把小桌子放好,酒菜齊活,魚肉俱全,問道“爸,您這生活可以啊!這小魚小蝦還是前麵排水溝司的?”

‘司的’是地方土話,其實是晚上把地籠拋到水溝,第二天一早起籠取魚。兩個老人忙了一輩子,是閒不住的,老爺子每天在門前水溝晚上拋早上取,黃鱔泥鰍就賣給路邊的小攤販,小魚小蝦給老伴打理,鹽醃曬乾收起來。也沒舍得吃,湊夠差不多一袋就包起來在穀倉上吊好,哪個後人回來看他們,走的時候就帶走。房後還有兩三畝田地,年齡大了也種不了其它,就純種種當季蔬菜,到出菜的時候就讓菜販自己上地裡收,也不問價錢,適當給兩個就行。嫩菜收走,老菜留下,於是老太太就坐在小凳子上摘摘揀揀,壞的喂雞,好的切片切絲,拿篾席曬乾,一包包的分好,就等後人回來帶走。兩個老人一年下來收收撿撿,也弄了一兩萬塊錢,去年回去的時候,覺得幺姑娘過得不好,取了幾萬塊錢,三個姑娘一個兒子一人兩萬,說還有十萬塊錢是棺材本,人走後也不要後人貼錢,回來送上墳頭溝就行。去年李彬從老家回來,小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家裡冰箱、陽台上還有好些沒吃完,著實省了些菜錢。

老爺子晚上一倆酒,將將一小玻璃,慢慢咪不吃瘦肉,隻吃肥肉,蔬菜吃得多。老太太剛好相反,不吃肥肉,隻吃瘦肉,蔬菜要吃得少還要嫩,這兩人也不知誰在遷就誰。今天幺姑娘回來,小魚小蝦用油酥了一盤,炒了盤時令蔬菜,開了盤鹹鴨蛋,蛋黃金色,蛋油還淌了幾滴在盤裡,再就是盤紅燒肉,酥爛得巍巍顫顫的,引得趙三妹口舌生津,不停抿嘴,實在沒忍住,先夾了塊過癮。老太太盛了兩碗米飯過來,遞給趙三妹一碗裝得多的說道:“你儘管吃,我和你爸平時隻吃這一半,今天一半是你的。”

老兩口的房子是二十多年前大洪水破垸後修的,當年大洪水,老房被衝垮,後來政府補助了部分,自己出了部分建的。三間瓦房,進深六七米,中間是堂屋,一東一西兩間臥室。堂屋後牆開門連通後麵院子,院子是水泥地的,左手是間二十來平的廚房,裡麵有貼磁磚台麵,架大鐵鍋的雙鍋土灶,還有買的帶煤氣瓶的雙眼媒氣灶靠牆而放。其實用得最多的是廚房中間放著的·一個單孔煤球爐,每天燒水做飯基本都是用它,一天四五個煤球就夠了。院子右上角是廁所和洗漱間,都貼了小白瓷磚。廚房和洗漱間之間靠著圍牆種著一溜邊的多肉,高的仙人常已有了一米多快兩米了,有幾片葉子開始搭著院牆往外伸了。院子外麵是楊樹,筆直的兩排向邊延伸,看不到頭。這其實算是平原蓄洪區特色了,村落沿著排水溝建,一條條直線,在十字路口由幾拱石橋交叉相連屋前路,屋後樹,也伴隨排水溝而行。

大門前的水泥路三米寬,緊貼屋簷牆角水泥路和排水溝之間還有兩三米寬,每家用處各不一樣,老爺子載了棵柚子樹在西邊,五六米高,枝繁葉茂,枝葉之間有青色的柚子漏出。東邊先是一枝青花椒樹,不到一人高,這時候己經沒有葉片隻有帶刺的粗枝細枝四散伸著。青椒樹過來是個帶手壓水井的洗槽和平台,吃的是自來水,但平時洗洗弄弄的就在這裡。整個地麵鋪了厚厚一層粗沙,人站上麵不會粘土帶泥。水溝不寬,隻有二十幾米,深三四米,儘頭到曲水岸邊有排洪站。雨季雨水大的時候,排洪站就會把水溝的水抽到曲水,防止淹了整個蓄洪區。現在水溝的水很淺,還沒有溝底的雜草高這條水溝就是老爺子司魚的地方,每年為老太太的錢包做了不小貢獻。

早上起來,趙三妹換了老娘一身衣服,和兩老趁早把菜地的尾菜收了收,主要是些沒長成的小辣椒,嫩嫩的,帶點輕微的辣,用油爆炒很好吃。辣椒摘完,沒用的辣椒樹按以往精作的方式可定是要起出來,但現在兩老隻是不希望地荒著,沒說靠地糊口發財,加上人體力跟不上,隻是在行間的空地用鋤頭輕輕的挖了一行行的小坑,分塊點了些大蒜、蘿卜、白菜的種籽,然後用腳把土一抹就行,保證冬天的菜蔬就夠了。洪區的地很肥,雖然沒有非洲隨便撒點種子就會長成樹那般誇張,但肥確實不要施的。忙忙碌碌六七天才算是結束,主要是勞力不太好,三妹也不是能種地的,做的還沒老人多;這點量要是有個好勞力,一天下大半,第二天收個早工。中間又去小叔、小姑家打了頓牙祭,兩家人都隻有老人、小孩在家,堂兄夫妻、表兄夫妻都出門打工,孩子留在家讀書,老人們在家種地看孩子,三妹幫不上忙,給小嬸、小姑留了點錢,也算是回來看過了。兩個姐姐也拎了雞子過來,三姊妹唱了了半天戲,東家長、西家短的,簡單聚了聚就回去,家裡一堆的事等著了。老家的空氣再好,水再甜,三妹還是不能再留,還得去草頭坡看看那邊的老人,這邊的老爺子、老太太已經開始趕人了。

草頭坡的停留,趙三妹就很短了,李彬不是一起回的,家裡也沒多少地忙,和婆婆能聊的不多,親戚也不需要她走動;公公還是那般瀟灑,除了釣魚,再就是打麻將,七十歲的老人,打完麻將還得和一幫四十歲上下的年輕麻友們在飯館聚聚,喝上兩口,吃點好的。用老爺子自己的話說“家裡的飯菜不好吃,飯館的味好”。大姑子、小姑子的兒子倒是拎著菜來看過自己,給紅包又不要,實在沒人可聊,住了兩晚,第三天一大早就坐車往省城去了。

趙三哥一家、趙二叔一家都在省城,春節不順路,也沒去拜年,這次回來去補上。兩個小姑子也在省城的汽車廠打工,一個做了流水線的小領班、一個做了庫管,一個月兩三千塊錢,日子也過得苦哈哈的,既然來了,也得去看看。

趙三哥排行老三,但老家排是分男女的;趙三哥是唯一男丁,在老家是稱呼“趙家大哥”或“趙大哥”,李彬就是稱呼“大哥”。女的也是單排,大的叫“大姐”,老二叫“二姐”,按序派下去,最小的除了序數,也可叫“阿妹”“幺妹”“小妹”。老爺子可能圖省事,也沒給三妹另取名,小名和書名就一樣了,都叫趙三妹;長大後的趙三妹抗爭過,還自己取了名字,可惜家裡人不認可,天天‘三妹三妹’的喊著,就是不喊她自己取的高端大雅的名字,沒辦法,最後不爭了。

哥哥嫂嫂也是重點大學畢業,分配進了央企,不知怎麼就安排到子弟學校,專業不對口,學化工的安排去教書,家裡也沒背景,和單位領導請示轉本行,領導說“你先回去,我考慮考慮”。其中,也沒少給領導拜年賀節,錢花了不少,就是考慮的時間稍微長了點,這一考慮就三四年,最後也沒個結果,趙大哥索性也不請示了,下海折騰去了。起初的幾年把老本折騰了個乾淨,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老爺子隔三差五的說要看孫女,大包小包的往省城拎,給孫女各種名頭的紅包,想著法的幫。在海裡折騰了幾年,終於會劃水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小房買了買大房,正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一頓酒喝了個腦溢血,弄了個輕微中風,這一下全歇了,隻能找個清閒的工作打發時間。大嫂考了個注冊會計師,算是把家撐了下來。姑娘趙青爭氣,考了外省一所重點大學,拿了兩個學位,本校直保讀研,去年畢業,考進本省城投,工資還不錯,一家人也算是熬出了頭。趙青和三妹關係最好,隻要在一起,趙青就纏著小姑不放,讓她媽媽吃了不少味。

趙三妹先到二叔家去補了個年禮,和二叔、二嬸敘了會話,給小侄子、侄女一人塞了個紅包,隻說家裡就李彬一人,要趕快回去,下次再來看二叔二嬸,也沒吃飯,就趕往哥哥家;和哥哥一家逛了回街,過了一夜,大家都忙,第二天就準備走了。約了大姑子、小姑子準備中午聚個餐、下午坐高鐵回潤城,晚上到家也不遲。李彬一個人在家,時間長了不是太放心。



最新小说: 穿成修二代我叛出家族 擁有外掛的我卻想逃避現實 人在鬥羅,無限模擬人生 鬥羅:蕭炎穿越成唐三兄弟 基沃托斯中一臉無敵的老師 讓你吃播還債,你複興了星際農業 大哥我啊,想在海賊成為世界最強 功德都溢出了,你說你是行腳醫? 淺評水滸傳 有了係統:我的一切全靠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