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做人雖然不行,可是手術做的的確是好。”苗主任看著投影上的影像,歎了口氣。
薛主任的手術做的很穩,他挑不出來什麼毛病。
下完主支血管的支架後,薛主任不疾不徐的把分支支架同時到位,將分支支架拉入主支35時先行釋放,撤出分支支架球囊及導絲後釋放主支支架。
“手術到這步,我也能做。”苗主任小聲說道。
“哦?”張友一怔,“苗主任,您還會做介入手術呢?”
“比喻,比喻。這玩意吃線,做一台手術少活兩天,除了循環內科那群窮逼瘋子之外誰願意去做。”苗主任道。
“之後的步驟很難麼?我昨天看了一天的資料,剛才聽宮本博士也講了相關的手術步驟,接下來應該是導絲通過支架網孔進入分支後進行球囊對吻。”
“導絲是點一八的,我特麼就不信他一下子能過去。”
所謂點一八的導絲是指導絲直徑是018,臨床上習慣稱之為點一八。
導絲越細,能完成的操作也就越多;可與此同時,隨著導絲越來越細,對術者的技術要求就越高。
最後點一八的導絲成為臨床公認最好用的,也就成為了常規。
而血管支架網的網眼雖然比點一八的導絲寬很多,可導絲在血管裡行走,要順利轉彎、克服血流障礙再從網眼裡穿過去,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手術能不能成功,現在才真正的開始。
果然,就像是苗主任說的一樣,一直很順利的手術微微頓了將近一分鐘,想來應該是術者在調整狀態,準備用導絲穿過網眼進入分支血管。
1分鐘後,影像重新動起來。
導絲不再像之前一般遊走自如,透著一股子的自信,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張友的心不知不覺的提起來。
雖然張友已經願意用權術來解決問題,但他畢竟是一名醫生,手術成功早已經形成一個深深的烙印,在內心最深處,無時無刻不對張友產生影響。
苗主任也是一般,他有些糾結的雙手握拳,下意識的在給術者打氣。
導絲輕輕巧巧的緩慢移動,術者一直在踩線,而不像是從前一樣斷斷續續踩線,儘量避免“吃線量”。
影像很連續,導絲謹慎的微微一轉。
可惜,恰好碰到網壁,導絲打折,沒進去。
失敗x1。
“真笨。”苗主任鄙夷的說道,“那麼粗的網眼都進不去!”
張友籲了口氣,術者的表現的確是頂級的,第一次雖然失敗了,可術者應該找到了位置。
就像是打炮一樣,上個世紀的重炮海軍年代鐵甲艦要先跨射,隨後必然能命中。
術者完成的就是這一步。
失敗了一次後,術者似乎在調整狀態,而他明顯有些緊張,忘記停止踩線。
張友注意到坐在最前排的宮本博士側頭和身邊的助手說笑著,對屏幕指指點點,手腕微微彎成某個角度。
可惜宮本博士沒想讓人看懂,動作一閃即逝,張友完全沒看懂。
32秒後,導絲再一次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