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瓣膜病變,可以上溯到一百年前。
1912年,tuer醫生用手指通過升主動脈分離主動脈瓣狹窄成功;1940年,
ock醫生經無名動脈置入擴張器分離鈣化主動脈瓣狹窄。但因效果不良,上述方法均未能得到推廣。”
周從文沒理會其他人的感受,開始繼續講解。
“1949年,bailey成功施行二尖瓣狹窄閉式擴張分離術,並獲得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1953年,gibbon等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成功研發了人工心肺機,為之後心臟瓣膜病的直視手術奠定了基礎。”
“這裡,說一個八卦。”周從文看了一眼沈浪,笑嗬嗬的說道。
沈浪的眼睛頓時亮起來。
“最開始體外循環創始人gibbon所建立的團隊,隸屬於ib公司。”
“嘩~~~”
辦公室裡響起一片吵雜聲。
周從文講解瓣膜手術的曆史,大家對此興致寥寥。但說起八卦,說起大名鼎鼎的ib,所有人頓時來了興致。
陸天成也是如此。
ib是電腦公司,怎麼和醫療串聯到一起了呢?
“1949年,gibbon的團隊在ib公司隸屬下研製出了第一台可以在人類身上試驗的工作機器——i型。
第一個病人是一個15個月大的女嬰,她患有嚴重的心臟衰竭,雖然手術失敗了,但是屍檢他們發現了女嬰其實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
“之後gibbon的團隊做出改進型號,18歲的塞西莉亞·巴沃萊克在模型ii的幫助下接受了第二次手術,並獲得圓滿成功。到1954年,研究小組開發了改進型iii。”
“但是在1955年,ibibbon的工程師團隊從費城撤出,ib將生物醫學設備領域——留給了美敦力、惠普和其他公司。”
“當時生物醫學領域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部門,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所以ib才放棄繼續研究。以後我們遇到美敦力公司的銷售人員,要給予一定的尊重。這是心胸外科醫生必須要做的,對他們的傳承表示尊重。”
周從文說了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體外循環係統是美敦力公司持續大規模投入才出現在臨床一線的,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應該有的。”
“之後,在1960年,harken醫生使用籠球式機械瓣行主動脈瓣置換獲得成功;同年,starr醫生以及其團隊使用籠球式機械瓣行二尖瓣置換獲得成功,這兩者標誌著心臟瓣膜外科手術基本成熟。”
“瓣膜手術,1960年可以說是成熟之年。”周從文道,“距今已經有43年的曆史。”
“而我國的瓣膜手術開展時間與全世界基本類似。”周從文又繼續講到,“1954年,我家老板和蘭錫純先生合作,在國內首次施行二尖瓣狹窄閉式擴張分離術獲得成功。”
說到這裡,辦公室頓時安靜下去。就像是一鍋熱水被潑了一瓢涼水似的,安靜的嚇人。
周從文說到了自家老板!
1954年……和蘭錫純先生……首次施行二尖瓣狹窄閉式擴張分離術獲得成功。
厚重的曆史、一眼看不到底的師門底蘊,在這一句話裡飄溢出來。
那股子厚重與嚴肅勁兒讓在座的醫生一陣肅然。
什麼是底蘊,這就是!
隻要說起國內的心胸外科手術,就離不開黃老,離不開周從文嘴裡提到的自家老板。
張友一時間羨慕的眼睛都紅了,要是自己能說出這句話,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