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叉著腰“彆愣著了,乾活去!你去挖坑,女兒去拿種子,快點!”朱元璋在一旁指導著。
朱懷也沒指望老爺子真的去做農活,這麼大年紀了,讓他乾這種活,成何體統?這豈不是不孝?!
老爺子就負責指揮,享受著小時候那種開墾種植的樂趣,這就足夠了。
尤其是那天晚上看到老爺子滿身的傷痕,還有冬天時老爺子一身的病痛,朱懷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不知道老爺子還能活多久。
在這個醫療技術匱乏的古代,一點點小病,都可能奪走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的生命。
朱懷的院子是藍玉低價出售的。
在這寸土寸金的應天大街,特彆是在南直隸貢院附近,這樣的大院子不知讓多少人垂涎欲滴,視之為寶。
然而這院子的主人,竟然在這麼大的地方開墾了一片地,不種花,不種草,偏偏耕了兩畝地來種莊稼。
無論是誰看到,恐怕都會說這是不雅的舉動!
但爺孫倆不僅不覺得不雅,反而樂此不疲。
朱元璋大大咧咧地坐在田埂上,看著男孩挖坑,看著女孩播種,一股滿滿的幸福感環繞在他的心頭。
他笑著,臉上洋溢著溫和的笑容。
仿佛看到了幾十年前,那時他還隻有八歲,放牛回家,看到父親母親在田裡開墾的情景。
時間過得真快啊!父親的晚年,轉眼間,我們老朱家已經有了曾孫。
這是一個有誌向,不拘一格,有能力,有抱負,有眼光,有策略的曾孫!
我們老朱家,將來一定會以他為榮的!
我們一定要把他培養成和我們一樣的霸氣帝王,甚至超越我們!
我們也要教他,我們農民出身的,要照顧好百姓,對得起天地,對得起祖先!
孩子流離失所九年,我們虧欠他太多,但也慶幸他的生活中,有這樣九年。
因為他看遍了人間的苦難,了解百姓的興衰,見識了滄海桑田,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不會徒有其表,像空中樓閣,像無根的浮萍!
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穩固我們大明江山的根基,讓它屹立不倒!“大孫子!”
朱元璋甜蜜地笑著。“嗯?”朱懷撓了撓頭。
朱元璋笑著說“累了嗎?累了咱們就休息一會兒。”朱元璋招了招手。
朱懷和趙檀兒來到朱元璋身邊坐下。
朱元璋感慨地說“當年我也這樣乾過活,幾個孩子就在旁邊,老大沉穩,時不時幫著你奶奶做事,老四滑頭,動不動就偷懶,不過老四這家夥誌氣高傲,也是有本事的”朱懷好奇地問“老爺子,您還有其他兒子嗎?”朱元璋說“不是你奶奶親生的。”
朱懷卻誤解了他的意思,“哦,是領養的嗎?”這種事情在元朝末年很常見。
“那他現在在哪裡?您兒子去世時,來悼念了嗎?”朱元璋笑著說“他在很遠的地方,過不來。”“哎,不說他了。”老爺子歎了口氣。“啊?老爺子您節哀。”
朱懷更加心疼,他真沒想到,老爺子之前還有一個養子也去世了。
這對老人的打擊該有多大啊!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後看著朱懷的樣子,無奈地苦笑。
他又沒死,字麵上的意思,真的很遠的地方,沒上天堂啊!
朱元璋的臉色有些痛苦,如果真的扶持這孩子上位,那些不安分的小家夥會服氣嗎?
朱元璋需要權衡。
種子種下了。
何時能發芽,朱元璋非常期待。
就像他把朱懷這顆種子種在大明王朝一樣,何時發芽,朱元璋更是期待!
走出溫室,外麵的雪花紛紛落在朱元璋的頭上。
朱元璋抬頭“瑞雪兆豐年,來年豐收,是好事!”朱懷苦笑著,是否豐收,誰知道呢?
“走,咱們去吃飯吧。”朱元璋收起思緒,吃過晚飯就急匆匆地回到了皇宮。
他必須抓緊時間在山西那邊拿下無煙煤礦,把無煙煤運到全國各地銷售,確保百姓的取暖問題。
大雪壓青鬆,青鬆依然挺拔。
孔訥的府邸顯得十分雅致,這符合他這種高尚人士的品味。
院子裡兩棵挺拔的鬆樹,似乎在訴說著孔子的人格,正直不屈!
一群文人聚在一起,在屋簷下欣賞雪景。
有人問孔訥“孔子,今天叫我們來,是不是書院那邊已經準備好了?”
由孔訥帶頭,翰林院的幾位侍讀輔助,他們正計劃開辦一所書院,為大明培養科舉人才。
當然,雖說是為了培養科舉人才,但他們心裡都清楚,一旦出了一個進士,那就是自己的學生,將來就是自己在官場上立足的資本!
而且他們開設書院,還需要學生捐贈學費,這樣一來,還能光明正大地斂財。
無論如何,這對他們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隻是這些事情,大家都藏在心裡,彼此心知肚明。孔訥回頭看著滿懷期待的人們,搖了搖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