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來了,他來了!_東晉,我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東晉,我來了! > 第25章 來了,他來了!

第25章 來了,他來了!(1 / 2)

眼神中不但沒有什麼尊敬的樣子,而是帶有些許挑釁之意。

匡超鄭重地道“末將認為,二公子文武兼備,力能舉鼎,萬人不敵,比之太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勝任這兗州刺史一職!”

此言一出,中堂上那和諧的氣氛又蕩然無存了。

堂下一片嘩然……

剛才那個帶頭拍案的英俊將領一臉鐵青,在座榻中抬頭怒目而視匡超道“匡超你大膽!竟敢無視朝廷,無視譙國夫人嗎?”

匡超毫不示弱地回道“輕車將軍何必動怒?難道末將就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嗎?”

看著兩人劍拔弩張的樣子,分分鐘就要揮拳互毆,

隻聽楊佺期冷哼一聲,喝止道“匡司馬坐下,書夏,尚書大人並未帶來朝廷旨意,由誰來暫代兗州刺史一職,大家可各抒己見,言者無罪嘛。”

說罷,他轉頭看向對麵的王蘊。

王蘊無奈,確實如此,隻得點頭道“輔國將軍說的是。”

作為江北四州第一名將,無論是資曆還是武藝在座位無出其右。

本來大局已定,沒想到又起了波瀾。

畢竟楊佺期的話還是有一定份量的。

陳望隻得後退兩步,再次回到王蘊身後,抄手站立,靜靜地聆聽。

他心中暗忖,在曆陽時,和江卣、王蘊二人說到此行洛陽,絕不會一帆風順。

王蘊也曾說道,欲要排毒必使膿瘡鼓破。

書夏,輕車將軍,那是桓伊,雖然也姓桓,也同出於譙郡,但與桓溫的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桓氏不屬於一族,他是銍縣桓氏(今安徽濉溪縣臨渙鎮)。

桓伊與朱序一同從軍,是父親提拔的年青一代將領。

這是自己人。

耳邊隻聽得有人附和匡超的說法,有人附和桓伊的說法,中堂上又是一片嘈雜聲。

王蘊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畢竟自己並未帶來聖旨,明令由誰暫代兗州刺史一職,更沒有什麼尚方寶劍,有的隻是一道口諭便宜行事。

眼見得匡超與桓伊就要廝殺起來,而劉遁在旁阻攔,朱序跳起來大罵匡超,刁彝又對朱序出言譏諷,兩人幾乎要拔刀相向,張玄之和褚歆再起衝突,江績、梁山伯還有後麵的幾名文武官員也是爭執地麵紅耳赤……

江北的大佬之一,譙郡內史王薈和豫州刺史謝石,仿佛置身於世外,撚須眯眼,不發表言論。

卻像是,此時王謝堂前燕,蟄伏洛陽太尉府。

關鍵時刻還得是楊佺期。

他看看眾人都爭吵的差不多了,這次沒扔玉佩,而是把佩劍從腰間解了下來,“咣當”一聲,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中堂上又瞬間靜了下來。

論家世,楊佺期出自兩漢魏晉第一大族弘農楊氏。

始祖為楊喜,親自砍下楚霸王項羽頭顱的那位。

立功後,楊家自此崛起,在西漢時期就已長盛不衰。

東漢時期楊家更是出過四任太尉,曹魏時期出過文學家楊修,

到了司馬家篡魏後,為了進一步拉攏世族,晉武帝司馬炎竟是娶過兩任皇後都是楊家的。

可見楊家的聖眷甚隆。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東晉王朝建立。

幼時楊佺期隨父也逃到建康,長大後被晉康帝封為執金吾,掌管著台城和皇宮防衛重任。

曆仕兩朝,聖眷依舊不減。

無論政權再怎麼更迭,楊氏一族再怎麼站隊,他們都是當權者拉攏的一方。

而其他世族都以弘農楊氏馬首是瞻。

論武藝和軍功,楊佺期是在江北四州僅次於太尉陳謙的第一名將,楊家槍法出神入化,曾槍挑鮮卑大將平熙,擊敗遼東名將悅綰。

在江北四州,楊佺期的地位和聲望都是僅次於太尉陳謙的。

大家齊齊望向楊佺期,仿佛在等待著他來主持公道一般。

而陳望也是滿懷期待的看向楊佺期,這還是他第一次當眾發表意見。

雖然隻見過兩麵,但對這個品行端正,相貌俊朗的父親心腹大將,頗有好感。

楊佺期不急著說話,手撫修剪得恰到好處的短髯,漆黑如墨的雙眸一一在中堂上眾人掃過。

中堂上的空氣仿佛凝結了一般,令人有些窒息。

他語調有些沉重地道“太尉突然重病不起,而又有十數日未得見,諸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有所爭執也屬為公,望諸公在此非常時期,能同舟共濟,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中堂上眾人一頭稱是,陳望也是敬佩有加,心道,這才是深謀遠慮,老成持重之言。

“尚書大人乃國之重臣,又是太尉倚重舊部,他代天宣慰江北,把豫、徐二州從江北分離出去,那必定是陛下之意,天意不可妄測也,作為臣子,我等理應奉詔才對。”說著,楊佺期住了口,端起案幾上的茶盞呷了一口。

中堂之上,一片惋惜、磋歎之聲,但無人敢再當眾反對。

陳望在旁也是不住地點頭,是啊,與其在這裡無休止的爭論,還不如果斷一些,讓出去兩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畢竟父親已逝,江北四州勢弱,朝廷和桓溫的意思早晚也得遵從。

對楊佺期又是敬佩了幾分,心想,看來以後一定要多倚重這位文武雙全的名將。

隻聽楊佺期話鋒一轉,繼而沉聲道“然,譙國夫人和尚書大人決定由長公子接掌兗州刺史,並查辦柏大人之案,我覺得甚為不妥!”

此言一出,陳望不禁大吃一驚,隻看見身前的王蘊也是身子一顫。

隻聽楊佺期加強了語氣,伸出右手食指,慷慨指天道“長公子久在建康宮中,對江北事務並不熟悉,這是其一;長公子年幼,朝中難免有人背後指點,我恐是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在利用長公子,另有他圖,這是其二;二公子自幼生長在譙郡,智勇雙全,秉性忠厚,深得太尉喜愛,有目共睹,這是其三!”

哇……服了服了,連陳望也服了,如果中堂上沒有彆人,他此刻就想義正嚴詞的推辭掉接任兗州刺史一職。

楊佺期說的這三點有理有據,既講了太尉對陳顧的喜愛,又強調了他不是信不過陳望,而是信不過指使陳望前來洛陽的背後那些人

王蘊,褚歆等人一時語塞,找不出任何反駁之詞,剩下的無論是資曆還是威望、官階更是不敢說話了。

中堂上又是一片死寂。

楊佺期見無人再說話,看了看中堂外,天色已黑。


最新小说: 當慫包穿進現代靈異文中 真與虛幻 穿成惡毒後媽,我霸淩全家,歐耶 在詭異世界掃垃圾暴富 渣男逼我離婚?轉頭高嫁京圈大佬 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 HP之東方詭術師與黑魔印記 慕君遙:仙塵劫裡覓知音 黙語 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