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時間來到了太元三年(公元378年)。
元日節這一天,越來越喜歡賀氏母子倆的司馬熙雯提議,命陳望收拓跋珪為義子。
賀蔚欣然同意,千恩萬謝,曆儘千難萬險跑來兗州,沒想到得遇了貴人,兒子還拜了刺史大人義父,真是天降鴻福。
與賀氏母子相處融洽的王謝二女也是非常高興。
魏晉時期對於“收納義子”的禮儀是非常重視的,府裡舉行了隆重的典禮。
自此,陳望繼張大豫之後又多了個乾兒子。
一過元日節的十五,陳望就在譙郡郡衙召開了兗州七品以上官員大會,就那個時代最為重要的春耕事宜發表了重要講話。
就春耕前的諸項準備工作,如分發農具、牲畜,以及積肥、下糞樓等做了安排。
同時大力推廣種植小麥,取代以前以粟、稷、菽、黍、高粱等為主的粗糧。
這些年來他自己跟著常吃粗糧,大便都帶著血,如廁時更是痛疼難耐,想必其他人也是如此。
一月二十,陳觀在建康廣陵公府加冠禮,琅琊王司馬道子親自主持。
陳望實在脫不開身,寫了一封勉勵的長信,派了文學掾羊曇帶著司馬熙雯準備的各種珠寶玉器禮品,回建康代表自己參加。
羊曇也帶回來了陳觀的回信,除了各種問候之外,說他被聖上擢拔為給事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一下子到了從五品,而且還是天子近臣。
潁川陳氏聖眷正隆,滿朝上下無不豔羨。
陳望和司馬熙雯自然為他高興,大家都誇讚陳觀前途無量,陳望在府中大排筵席,請了在譙郡的僚屬們慶祝了一番。
二月二的清晨,陳望率領眾文武在譙郡南門外舉行了隆重的開耕儀式。
祭拜完天地後,他親自給一頭大黃牛的牛頭上紮了大紅綢布,並調了紅色顏料塗在牛角上,起著鎮邪避災的作用。
在萬人矚目中,陳望挽起褲腿,光著腳丫下了地,親自趕牛扶犁開墾了今春的第一耕。
他滿懷希望的盼著兗州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因為他已經敏銳地嗅到了風平浪靜中隱含著的絲絲血腥氣息。
每臨大戰,必有靜氣。
爆發前的安靜就像山雨欲來風滿樓,整個世界都屏住了呼吸,靜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趁著暴風雨來臨之前,充實倉廩,積累糧食,不懼怕任何國際形勢變化。
任何人都可以忽略或者無視大局,但作為兗州第一人,係幾十萬人口安危於一身的陳望,絲毫不敢懈怠。
這就是一個家長,一個刺史的責任,尤其在這個動亂的年代,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總是瘦骨嶙峋。
該來的,躲是躲不掉的。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二月十七。
大秦天王苻堅終於下定決心,要完成最後一個心願了。
那就是解決掉南邊的這個偏安一隅,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的鄰居。
大晉王朝延續著漢、魏以來的正統皇位世係,是天下漢人心目中的正朔所在地。
如果繼續讓它存在下去,那自己的大秦將永遠被人視為胡虜政權。
另外江左風流,衣冠南渡,曲水流觴這是苻堅最為羨慕事情,與王、謝等士族門閥名士們共濟一堂,清談玄理,也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苻天王自信,不但在武力方麵就是在文采方麵,他一樣會令江東士大夫們所折服。
他的戰略部署依舊是大氣磅礴。
以自己的庶長子,征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長樂公苻丕為帥,武衛將軍苟萇,前燕皇帝、五兵尚書慕容暐等率步、騎共七萬人,進攻“華夏第一城池”的軍事重鎮襄陽。
一開始,苻堅隻是想讓自己的兒子練練手,試試水,但隨後他覺得即便練手試水這些人數也不夠。
於是繼續派荊州刺史楊安率領樊州、鄧州的兵眾為前鋒,征虜將軍石越率領一萬精銳騎兵出魯陽關(今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附近);
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率領五萬兵眾出南鄉(今河南南陽市淅川縣附近);
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率領四萬兵眾出武當。
近二十萬,四路大軍,會合攻打襄陽,再以襄陽為跳板,繼續逐步東進。
秦晉之好就此結束,神州華夏統一大戰徐徐拉開了帳幕。
二月二十二日。
陳望大清早在譙郡接到了探馬來報,不禁為朱序捏了一把冷汗。
這位曾經先後是父親和自己手下的愛將,能不能頂住氐秦大軍的攻勢?
自己從涼州回來時曾經路過襄陽,在朱序的陪同下參觀了整個城池。
三麵環水一麵背靠鳳凰山,城高達六丈,雄偉壯觀,而且分內外兩座城牆,易守難攻。
朱序其人雖然謀略不足勇猛有餘,但從軍十數載,防守襄陽不成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且車騎將軍桓衝當世名將,國之柱石,手握精兵十萬之眾,駐紮百裡之外的上明(今湖北宜昌市枝江市附近,本來駐江陵,自請移鎮),怎會坐視不理。
正在想著心事,堂下走上來了兗州彆駕郗恢。
他來到案幾前,躬身施禮道“啟稟平北將軍,不知您現下是否有時間接見北方來的士子和武夫。”
“哦?道胤,可有博學多才,通曉古今之士嗎?”陳望放下手裡的案卷,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問道。
郗恢從袖子裡拿出一個名單來,雙手遞了上去,邊道“籍貫、出身,卑職已經統計好了,名單上這些人還過得去。”
陳望接過名單,認真看了一遍,然後放在桌案上,問道“他們此刻在何處?”
“都在郡衙外等候接見。”
“嗯……來人,把羊文學、顧記室、謝參軍請來。”
“是。”身後驍騎營親兵躬身施禮,跑了出去。
不多時,羊曇、顧愷之、謝琰三人快步走上大堂。
陳望擺手令大家就座,對郗恢道“按名單,一個一個來吧。”
“遵命。”郗恢轉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