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夏蟬盯著李士俊“愛卿請說。”
李士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請聽臣一言,張太傅言之鑿鑿是騷亂,但是我收到的各路守備軍的上書,都說是有組織有目的的造反啊,高舉義旗的叛軍就有三支規模上幾萬的,這不容輕視啊!南方春季水災,夏季旱災,這是天災沒錯,但是受災最厲害的平武城城令章永鳴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欺上瞞下,既不上報朝廷災禍,又不賑災濟貧,以至於下轄境內民不聊生,才是整件事情的起因啊。陛下,南方一亂,天下必亂啊。”
“放肆!陛下,不可聽信李士俊之妖言惑眾!”張理成一撩朝服,同時跪下“陛下,李士俊故作玄虛,有意將小騷亂說成起義造反,這簡直就是禍國之說!這些年糧食收成善好,各地糧倉充盈,即使南方就是一季欠收,朝廷也有足夠糧食賑濟災民,豈有民不聊生一說。”
“臣附議,張太傅所言極是,李士俊誇大其詞,妄言天下必亂,其居心叵測,用意極其惡毒。望陛下治他不臣之罪。”工部右侍郎紀誌忠跪倒在地。
“臣附議,請治李士俊罪。”工部左侍郎陳子善跪倒。
“臣附議……”
一時間跪倒十幾個臣子。
“李太尉無罪,請皇上明察。”
“陛下啊,李太尉一心為國,絕無半點私心啊,請陛下明察啊。”
……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臣子,心裡泛起波瀾。他稍一思索,看著兵部尚書黃如輝問道“黃愛卿何意啊?
黃如輝今年五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隻是這些年文武之爭,武將方麵落於明顯下風,兵部的位置多少有些尷尬,兵部尚書屬於文臣,和武將關係不能太密切,但是兵部在朝堂上受不受重視,又與軍務牢牢相關,這就讓他左右為難,既不想得罪哪一方,又不好過分巴結哪一方。朝堂上臣子打嘴戰,他幾乎從來不參與。此刻皇帝問他,他卻不得不開口。
黃如輝走出一步,站在一群跪倒的人身邊,腦子裡瘋狂的思索。
黃如輝對平武城發生的事情,心裡早有決斷,就是亂民造反,所幸戰鬥力不強,判斷又失誤,主動攻擊牆高兵足的平武城,才給了守備軍一舉殲滅的機會,戰鬥過程中守備軍都尉劉惜軍示敵以弱的戰術他也為之稱道,隻是沒有想到這麼久了,朝堂上還為此事糾纏不休,沒有結論。
平武等三城境內亂軍造反,已成規模,這件事板上釘釘的事實,但這種事實,皇帝未必願意聽,如果坐視不管,唯恐釀成大亂,到時候也不好收拾。
“陛下,臣對此事不敢妄斷,太傅大人言之有理,太尉大人言之鑿鑿,或許是兩位大人看待事物的方向不同吧。”
夏蟬一點也不留情麵的說“黃愛卿,你更趨於誰說?”
黃如輝思緒翻騰”陛下,我覺得兩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不過無論是騷亂還是造反,都需要及時鎮壓,方不至於將匪禍彌散開來,請陛下儘早決斷。”
“請陛下決斷。”一眾臣子高呼。
“黃愛卿,你們軍部對鎮壓亂民之事,是否已有了決案?”皇上又問。
黃如輝道“陛下,平武,湘水,安慶三城都有精銳守備軍,守備軍對境內環境熟悉,不如就讓各城的守備軍派出一部人馬,負責清剿境內亂民,儘快恢複境內安寧。”
皇帝夏蟬一拍龍椅扶手“就依你言。傳旨下去,令安慶城,平武城,湘水城守備軍自行平定境內騷亂,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
“退朝!”皇帝夏蟬心裡好不暢快,快刀斬亂麻,不用聽那一群臣子吵吵鬨鬨。
眾臣子陸陸續續的離開殿前,大殿門口,李太尉拉住黃如輝的手”黃大人,還是你通事理啊”
黃如輝受寵若驚“李太尉,言重了,言重了,身為朝臣,自當為皇上擔憂啊。”
李太尉拍拍他的手背“黃大人,好好珍重,將來靠你年輕人啦。”說完顫巍巍的走了出去。
黃如輝看著李太尉步履蹣跚的背影,一時感慨,這個老人年近七十,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每日還在為這個朝廷闡心竭慮,擔憂分責,偏偏年輕的皇上並不理解他的用心良苦,更樂意聽那些阿諛奉承的諂媚之言,這天下,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啊。
當日,百匹戰馬衝出都城,八百裡加急,將旨意送達下去。
第三天,劉惜軍就派出一個千人騎兵隊,護送王晉勇離開。王晉勇雖然不情願,他沒有留下來的理由,曲先生在這裡,江白在這裡,而自己在這裡確實會大家帶來大麻煩。
王晉勇走了,江白也離開都尉府,不知去向,孫燚等人陪著曲先生,住了下來。
劉惜軍近來也不太出門,自己的腦袋價值三萬兩銀子,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著呢。偏偏城裡想要他性命的人,不在少數,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章永鳴得知劉惜軍將災民造反之事上書朝廷,知道自己被劉惜軍擺了一道,心裡甚是惱怒,當時明知道劉惜軍敲詐,自己還是絞儘腦汁的雙手奉上近百萬兩白銀,想著隻要把事情壓下去,自己保住官位,還有機會多撈一把,沒想到劉惜軍如此狠毒,不光要錢,居然還想要自己的命,若不是朝中張大人等一心維護,自己的腦袋早就搬家了。劉惜軍這個偽君子,不能再活下去了。
城令府內,章永鳴書房裡,章永鳴臉色鐵青坐在上首,同知鄧輝,通判官武開兵臉色惶惶坐於下方。
鄧輝小聲的說“章大人,那劉惜軍躲在都尉府裡閉門不出,找不到機會啊。”
“你們找的人靠譜嗎?會不會把我們自己牽連進去?”章永鳴語氣陰陰的問。
鄧輝看了一眼通判官武開兵,示意他說話,武開兵猶豫再三,遲疑的說道“我有一個屬下,當年也是江湖好手,因與仇家結怨被人圍殺,機緣巧合之下被我救下,之後做了我兩年貼身護衛,我看他武藝高強,又知恩圖報,所以給了他一個典獄官的位置,這人在我手下做事也有六七年了,行事老練,為人謹慎,也有幾分義氣,江湖上人對他也敬重三分,這次的事情,我是安排他去做的,要求他務必保證不能漏了口風,我想,他還算值得信賴的吧。”
喜歡百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百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