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戰鍇,又名為天機神甲。
這種古老的鎧甲鑄造技術起源於歐洲文藝複興時代,最初隻是煉金術士研發出來的金屬傀儡,以強大的防護能力保護主人孱弱的身軀。
在距今大約三百年前,尼德蘭的煉金術士們將這項技術傳播到遠東地區的扶桑境內,由當時以技巧工匠著稱的淺草寺僧人改良,創造出以蒸汽引擎作為動力的“黑雲大鎧”。
其後扶桑浪人武士進犯明國邊境,又將黑雲大鎧的技術流入明國,經過墨家大匠再度改良,才變成後世的鎮國神器“天機神甲”。
天機神甲去除了黑雲大鎧臃腫的蒸汽動力設計,以“八卦元炁爐”作為驅動力,大大增加了作戰能力與續航能力,能將駕馭者的實力憑空增長百倍。
相較於正統的武道高手而言,天機神甲的優勢在於可以陸海空三棲作戰,尤其適應海戰環境。
畢竟在茫茫大洋之上,雙方船隻相距甚遠,距離幾千米就開火交戰。就算是最頂尖的武道高手,也難以在茫茫大洋之上來去自如。
有了天機神甲的輔助,就可以進行遠距離跳幫作戰,即使不慎落水,也可以依靠鎧甲提供的動力和浮力保住性命,不至於沉入深海。
不過相對應的缺點是,這種天機神甲不僅製造成本十分高昂,而且普通人也難以駕馭。所以在過去一直都是由少數實力高強的高級將領穿戴。
公然展示在守護者協會大廳裡的這套天機神甲,對於鷹國人來說隻是一件精美的戰利品,但對於明國人來說,卻象征著一段銘心刻骨的屈辱曆史。
這意味著一整支精銳部隊的全軍覆沒,一位優秀將領的不幸犧牲。
意味著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血債。
王雲霄從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就想把它帶回去。隻不過那時候他還有任務在身,還要保護程鋒順利獲取情報,所以隻能把個人情感深深埋藏於心底。
但現在不一樣了。
王雲霄走到端坐於櫥窗中的天機神甲前,輕聲問道:“前輩,可還能一戰嗎?”
回答他的隻有肅然的沉默。
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
這套天機神甲經過精心的養護,看起來它的收藏者也曾穿戴上它進行過炫耀。
王雲霄根本不知道怎麼駕馭這套鎧甲,但這不重要。
真正的戰士,在觸碰到武器的那一瞬間,就知道該怎樣使用。
沒有那麼多裡胡哨,武器被鑄造出來的唯一目的,就是殺戮!
整套盔甲的高度足有兩米四五,內部空間足夠容納一名成年男子,王雲霄上下摸索了一遍就找到了開關,當他進入到內艙之中,周圍的軟墊內襯便開始自動充氣,與他的身體完全貼合起來。
金屬巨人從座位上緩緩起身,全身上下三十六道機關鎖扣依次嵌合,一百零八枚銘文甲片閃過淡淡幽光,背後如同翅膀一般的兩枚八卦元炁爐自行運轉起來,噴吐出一縷縷白色的蒸汽。
“我就說麼,這玩意不可能設計得太複雜。”
你以為那幫武夫腦子很好使麼?
戴好沉重的頭盔,拿起身旁矗立的大槍。
這是一杆通體金屬打造的鉤鐮槍,當然,也可以叫朔。
整套鎧甲自重超過千斤,但王雲霄卻完全沒有感受到鎧甲的重量,反而有點輕飄飄的不太適應。
他隱約聽到頭盔中傳來海浪翻湧的聲音。
就在這個時候,那之前被他一拳打飛出去的人形機甲也從通道之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