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偉開門見山的說出否定意見。
有人麵色不變,有人眉頭微蹙,也有人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張偉,你否定的理由呢?”
張偉看向說話的那個老人。
“在說理由之前,我想弄清楚一個問題。”
“這份報告裡麵,涉及到了海澱基地的一部分科研成果。”
“雖然這些成果保密程度不高,但也不是這份可行性報告的作者能知道的吧。”
為首的老人這時候說道。
“是這樣的,你出去的這段時間呢,我們經過開會討論,最後決定呢,將海澱基地的一部分科研成果呢,共享給科學院。”
“本意呢,是希望能將一些成果產業化,來實現盈利。”
“張偉同誌,咱們底子薄,現在處處需要用錢。”
“所以呢,就需要孵化出一些能夠自給自足的項目,來保證海澱基地的研發資金。”
老人家說的話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張偉卻是有些不滿意的。
海澱基地在他的帶領下,其實已經是這麼做的了。
就比如,目前很多工廠的車床,都是由海澱基地改良過的,並且指派研究員現場指導過的。
對方提升了產量和質量,獲得的利潤之後,也會由上麵再統一撥款到海澱基地。
這種模式是海澱基地作為純粹的研究院,是不參與任何項目的合作的。
當然,這種模式可持續性發展肯定是不行的。
但就目前而言,張偉認為是最好的。
在他的計劃中,到了90年代,海澱基地才會化整為零,各自發展。
張偉思索片刻後,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科技與經濟融合是發展的重要途徑,這一點我知道也非常的認可。”
“但是,我認為海澱基地目前不適合和任何機構或者是有關部門有經濟上的合作。”
“如果說財政上吃緊的話,海澱基地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的研究成果自主進行產業化。”
“至於說合作,不適合,也不公平。”
之前讓張偉說明理由的老人開口問道。
“不適合?不公平?詳細說說。”
張偉看了對方一眼,眉頭也皺了起來。
對方的話語中,他能感受到一絲的慍怒。
張偉收回目光,開口說道。
“不適合,是時機不對,計算機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現在發展個人計算機,會造成資源浪費。”
“至於說不公平。”
張偉目光環視了一下,指著桌上的可行性報告說道。
“報告中設定的組織構架,是以科學院為主體。”
“各位領導,報告中提到的那些技術和工藝流程,投入的資金每年不下百萬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