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這個朝廷徹底沒救了。
舉族從商都撤離。
也有離商都兩三百裡路內的人,帶著家族裡的數個孩子,奔著商都而去。
這個時間點來商都為的是啥?
天底下還能有比皇宮裡禦醫們更高明的大夫麼?
答案是,真沒有的!
本縣本州府的大夫,都對蛤蟆瘟束手無策。
但凡家底不薄的家族,當然要為自己孩子爭取最大的生存希望。
他們來了。
數十個家族,帶了上百個得了蛤蟆瘟的孩子來了。
皇宮裡如今的主子就三個。
太醫院早不複以前的風光。
一年半載見不到一回主子的麵,沒有賞賜那點俸祿夠乾啥?
好些個禦醫不是掛靠在某些醫館做大夫,更有甚至自己家族本就是開醫館的。
患者們都迷信禦醫頭銜。
哪怕他們的診金是普通大夫的數十倍,也是問診者趨之若鶩。
這一天,就有人出了十兩黃金請宮裡醫術最好的一個黃姓小兒科禦醫,上門問診。
患者在哪兒?
外地人,住在客棧裡的!
好嘛,看在十兩黃金的麵上,禦醫真去了。
一進客棧見到五六個相同症狀的患者,黃禦醫就直呼不好。
對著患者家屬吹胡子瞪眼:“這樣的瘟病,你們怎能一路帶著跑?真是害苦老夫也。”
他在宮裡當差,接觸過這樣傳染性極高的患者,短時間內是沒法伺候小皇帝的。
“求您救救我們全家族,這些個孩子大的才十二歲,最小的不過三歲齡,請您老放心,不管最後治成什麼模樣,我願意再付一百兩金做診金。”
一百兩金是一千兩白銀!
這得出診半年才能掙得回來呀。
黃禦醫一本正經:
“診金不診金的無所謂,商都已經是好些年沒有發現過蛤蟆瘟了,老夫倒是想看看宮裡的一些藥方得不得用。”
最後,黃禦醫就讓隨從幫著去太醫院給請了病假。
黃禦醫不知道,在今年的七日內,他有七個同僚,也是出了宮後就短時間內回不去。
作為禦醫,都知道這樣的疫病須得隔離。
也不敢嚷出來,怕給百姓造成恐慌。
求醫的患者家屬們都屬於身家比較挺殷實的,索性都把客棧的院子包了下來。
大門一關,足不出戶。
該會沒事的吧?
蛤蟆瘟這樣的大疫之症,宮來還真有十來個清熱解毒的方子。
用這個方子兩劑藥下去還不行的,就換下一個。
對年齡上了十周歲的,藥劑量可以加大一些。
年齡越小的患者,就越麻煩。
隻能緩著治。
如此一來,藥效就不顯著......
總之。
一通折騰後,是幾家歡喜、幾家悲。
禦醫和患者們不出院子,但客棧每個飯點還得給他們送飯食,送茶水,甚至是幫著熬藥的呀。
於是乎,蛤蟆瘟病毒很快就從這些客棧裡在商都蔓延開來。
更不幸的是。
有個客棧的白案師傅做的某個糕點,出名到宮裡的小太監們出宮都會幫著捎帶幾斤回宮去。
太監不混到總管以上,可沒有獨立的住所。
一個大通鋪上睡了十幾人。
人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