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車城。
哈斯巴仁和忠順王等人,先於蘇日勒格歸國的這些時日,在王庭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邶軍的實力,再次具象化。
忠順王作為與邶軍打交道最久的王爺,他很是客觀的評價對方:
“去年的聖戰打了邶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實際呢,漢人在河西走廊一路東去都有關口和天險可守。
他們有句古話怎麼說的?殲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們的聖戰士想要蕩平西北所有的關軍,自損八萬、甚至是十八萬都不見得能拿下。
本王去年得到聖戰士們兵敗退兵的消息時就在想,邶軍擅長守城,他們的騎兵數量應該不多且實力也不算強。
硬碰硬的話,在大漠裡、在戈壁灘上,我們的勝算是不是能有七成以上?
今年對方來了關西且有了防備,二十五萬兵馬甚至還有五萬精銳都被人拿下了!就拿一個多前那五萬羅刹人來說,他們計劃的不是偷襲哈密城麼?
結果偷著了麼?在我們經停伊裡的時候,隻看見了數十騎潰逃的敗兵。這說明什麼?”
忠順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邶國國運還能延續幾年不知道,但其邊防實力還在,且稱得上強大。打不過,咱得認清現狀!
老將軍哈斯巴仁,看待問題的角度又與忠順王不同:
“臣承認邶軍確實能打、實力不俗,但臣以為,邶軍現在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那位關西總兵在關押臣等期間,還常去牢獄裡找臣閒聊。
他多次強調關西如今的駐軍和軍屬有二十幾萬,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從關內遷來關西墾荒。
他想表達的意思臣懂,就想說邶軍紮根關西的決心有多大,今後的關西會很難打。汗國若是與之和平相處,通商互市才是長久之道。漢人就慣愛用這種,打一個巴掌給一個糖果的手段。
但是,汗國憑什麼要把關西九衛拱手讓給他們?
難道真沒有機會再搶回來嗎?
又是關軍、軍屬,又是難民的!
就關西那地兒有幾塊綠洲上種了糧食?
臣推斷,邶軍就是把關西所有的糧食和牲畜都收刮乾淨,都不夠這幾大十萬人吃到明年春的!”
所以呢?
“所以隻要能管住商道,不讓各部落把富餘的糧食和牲畜賣去關西,關西人越多,日子就不好過。
難民本是奔著活命來的,假如來了肚子都吃不飽!那人家還留在大沙漠和戈壁上做啥?
哪怕邶軍把這些難民強留下來墾荒。莊稼從種下到成熟,不要好幾個月的麼?所以啊,從現在到明年秋收之前,汗國未必就沒有反擊的機會。
再說了,我們在火州有探子啊!到時候可以讓邶軍先內亂起來,再趁亂殺個回馬槍......”
老將軍的提議,有人聽了很振奮,也有人覺得不會那麼容易成事。
王庭上出現了兩個聲音。
主戰。
主和。
主和的白帽派以為:
“對方實力如何先不說,就汗國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培養出一批能打硬仗的聖騎士,至少需要五年之久。
這五年內,咱不與邶軍硬碰硬,反正委魯母和火州已經被他們占了,索性就把兩地割讓的國書送在明麵上!”
其實汗國也沒那麼好麵子的,是吧?
就讓邶軍留在關西多多的屯田,多多的存糧,多多的生娃,養個三五年的,咱再去打秋風也不遲呀。
代表主戰黑帽派的哈斯巴仁卻堅持道:
“隻要截斷通往關西的所有商道,到時候再發動各部落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為聖戰士們複仇。五年時間太久了,一旦對方在關西紮根下來......”
那人家就有人口、有糧食,接下來肯定會搞基建,建關口,建城池。
到時候把炮台往這些地方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