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川三千裡外的懷慶府。
西北王王府的除夕夜宴剛開席。
趙牧雲在自立為王之前,也是做了些準備的。
遠在商都養老的老寧陽侯和老夫人,還有王妃薑氏的母族前國子監祭酒一家,要是不接走唯有死路一條。
早早的派人去接了。
老寧陽侯和老夫人沒什麼拖累,說走就走很是灑脫。
但薑氏一族大大小小還有六十多口人,全族遷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們是分成了好幾批,悄悄離開商都的。
作為清流之家,薑家曆來清貧。
唯有書,是真多。
前後拉走了十幾車。
與清流日常相交的,自然也不是什麼目不識丁的莊稼漢。
王妃的祖父是國子監祭酒。
拜在其門下的學生何其多。
現在的職場是啥樣?
從布政司到各州府,上任的官員陸續被流民們殺了好幾輪。
朝廷官員的狀況更不用說。
受儒家文化教育出來書生們,對閹黨和太後黨都嗤之以鼻。
不到一歲的小皇帝,誰能看出他是不是明主?
薑父在離開商都之前,沒費多大功夫,就忽悠走了二十六個秀才、七個舉人和兩個進士。
加上這些人的家人們,一共有三百多人。
不想,在來西北的半路上還遇到了大麵積爆發的蛤蟆瘟。
好不容易熬過了疫病,在過年前才抵達了懷慶府。
商都的百姓、文人們都做了當下最務實的選擇。
遠在吳越的倪氏旁支,也在前貴妾.現倪側妃嫡兄的帶領下,拖家帶口前來投奔西北王。
江南是真富足。
不過是一個千年世家的旁支,就籌了五百萬兩白銀的巨資用做投名狀。
與清流薑家是前後腳到的西北。
如此一來。
王妃和側妃的娘家人,都出現在了今晚的宴席上。
宴席分了男女,王府的前院此時正酒酣耳熱。
老侯爺早早就下了桌,把主場交給了西北王。
趙牧雲這幾天的心情很是飛揚。
人才與錢財,可不就是他當下最急缺的麼!
有薑、倪兩個家族的支持,西北這一隅遲早能變成塞上江南。
年前,他分彆與兩個家族的家主談話了。
年後。
薑父與薑家子弟會在懷慶府建一間可容納上千學子的西北書院,今後專注為西北邊軍培養管理人才。
已經有了功名的兩位進士和七個舉人,願意加入軍中大營,幫著主理一些非軍事事務。
經趙牧雲的檢驗,這九個人的才乾,放出去做一縣或州府的主官都行。
還真是拿來都能用。
真真是幫了大忙了。
而吳越倪家這個旁支,以往是經營家族的庶務居多。
趙牧雲索性就把五大衛所對外的物資采買,交給了他們。
同時,還要求他們把懷慶府那些關門了的商鋪繼續經營起來。
重農抑商?
不存在的!
西北現如今被人切斷了商道,很是鼓勵行商。
照理,兩項安排也算是相當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