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不迭的應承了下來。
老黃禦醫是個很和氣的人,他對自家的住宿環境要求不高。
在看到沙盤上醫館的模型圖時,忍不住咋舌:“五進院啊,這個規模是不是大了些?”
商都可都沒有這般大的醫館。
甘明福卻道:
“照甘將軍的意思,醫館會分了幾個區域。前麵一進的院子的叫做門診室,主要是接待病患的,到時候根據大夫擅長的科目再細分。
二進院是藥房。三進院和四進院都是住院部,有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可以在住院部住到病情徹底得到控製後再出院。
五進院是婦產科,甘將軍倡導待產的軍屬都來醫館生孩子,孩子和產婦要是底子較弱的,還能在這裡坐月子調理身體......”
老黃禦醫的彌勒佛臉,漸漸變成震驚臉。
既震驚於一個衛所醫館功能的細化,又震驚於對醫患的重視程度。
活到這個歲數,自然知道民間疾苦。
他唯一擔憂的是:“這麼一來,有病的住院,生孩子也來住院,醫藥費和看護費怕是不低的。”
很是穩重的甘明福,嘴角帶出了幾分得意的笑:
“醫館隸屬衛所,醫護人員、關軍以及烈士的子女、妻子和父母問診治療都是免費的,其餘人看病隻收醫藥費。醫館的大夫的、醫護人員的工錢、藥材采購等,皆由衛所承擔。”
“嘶......”
老黃禦醫差點揪斷了為數不多的了幾根胡須。
他對甘露川這個衛所的實力,具象化了。
甘露川的實力遠不止這點。
當天晚上,一遝子聘書就擺在黃家人麵前。
聘書裡,邀約黃禦醫做衛所醫館的館長。
主要負責醫館的大夫、醫護人員、以及藥材等管理工作。
於此同時。
擺在老黃禦醫跟前的聘書有兩份。
一份是醫館的專家,無需坐診,隻負責疑難雜症,另一份聘書是女校醫學課的先生。
其餘的聘書上,有全科、婦科、兒科主治大夫的頭銜。
每份聘書裡,都給出了相關職位對應的薪酬和福利。
就比如。
專家的月俸是十二兩,如果兼職女校醫學課先生,還可以拿雙倍月俸。
醫館的館長,月俸是十兩銀,年終有四個月的獎金。
主治大夫月俸八兩,普通大夫月俸五兩。
藥房的藥劑師、煎藥師、學徒、雜役等都風彆都有三兩到一兩銀子不等的月俸。
且醫館明文規定,作五休一,每天上工隻需四個時辰,分三班輪崗,沒有特殊重大病情發生可以不用加班。
此外,醫館的所有人員一年四季能得八套工作服,每天三餐由食堂免費供應。
黃老禦醫和黃禦醫麵麵相覷。
太醫院沒有衛所的待遇好。
三十六人行醫十三人,不過是老禦醫比較謙虛的說法。
黃家是醫學世家,就連六歲的曾孫,都能一口氣背出幾十個藥方來。
沒有資格坐診的,還不能去藥房部當藥劑師或打雜嗎?
就連黃夫人,在生產一道上也比很多穩婆強。
幾乎全家人的就業問題都被解決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