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述說著。
大表姐和陳悅雯模糊聽懂了其意思,不過就算聽不明白,看著眼前景象也明白的過來。
此刻。
李白身邊站著一位位古代的文人墨客,與其說是李白和張澤交手,不如說是張澤和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們交手。
王維、杜甫、孟浩然、駱賓王等等,他們橫跨歲月的限製般,並肩和李白共同與張澤一戰。
這一刻。
李白手中的筆如刀鋒。
每揮動出,可敵千軍萬馬,大夏的山河湖海在呈現,並聽從其命令,對著張澤展開肅殺的攻勢。
張澤目光如炬,渾然無懼站著。
他沒有逃的打算,怎麼看都是要正麵迎擊李白的全力一擊。
下一秒。
伴著李白最後寫出一首詩句。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就算沒有四娘的開口,大表姐和陳悅雯也認出了這首詩,沒辦法,這首詩太出名了,沒有哪個學生不熟悉,這是杜甫的《望嶽》。
轟!!
筆鋒下的山河、大漠、白帝城、湖海、瀑布都在此刻染上了一層晚霞。
夜空黑暗,晚霞綻放,宛若一陰一陽。
隨即。
陰陽的光輝,似劍鋒割裂開了夜空,朝著張澤斬去。
大表姐和陳悅雯心臟劇顫,下意識的閉上了雙眼,她們不敢去看張澤,因為那一光輝無可匹敵,很難去想象,張澤要如何麵對李白的攻擊。
這可是代表了大夏的文道,凝聚了大夏古往今來的大文豪們嘔心瀝血所創詩句,流傳了千古美名揚。
換一句話說。
張澤這已經不是單純在對抗李白了,而是在對抗這些流傳千年的詩文傳承。
這要如何打?
神明恐怕都得避其鋒芒,難以招架得住。
頓時。
她們閉上眼睛。
另一邊。
麵對李白的傾力一擊,目光如炬的張澤終於是在光輝臨至時有了動靜,然後四娘和小十一都是變色了。
不是因為張澤危險。
更不是覺得李白的一擊如何。
它們吃驚的是張澤的手不知不覺摸向了手中佩戴的木質戒指。
一直以來,張澤無論如何著裝,手指總是戴著兩枚木質戒指,其上雕刻的密密麻麻的紋路,一枚像是佛經,一枚像是道經,以及掛著一條吊墜。
而今。
張澤手放在了手指上那枚似佛經雕刻的戒指上,然後輕輕取了下來。
看著張澤的舉動,四娘眉宇間滿是驚為天人
“尊上取下煞戒了。”
小十一亦是驚訝不已,它成為張澤的鬼很晚,比不上四娘,但不代表它沒去好奇過張澤的戒指和吊墜。
作為好奇寶寶似的小十一,它在成為張澤的鬼時候就有問過張澤手中戒指、掛的吊墜是什麼,為什麼總是戴著。
當時三叔給小十一做了解答……那是壓製著尊上的法器‘煞戒’和‘煞墜’,想要尊上展現全部實力,得摘下那兩枚戒指和吊墜才行。
這就是三叔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