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這次記者會風波之後,某些國家開始收斂自己的小動作。
深空在記者會之後,全員進入閉關期。
2020年上半年除了要把“嫦娥七號”送上天,秦詞又加了一個太空空間站的任務。
我國太空空間站也叫作天宮空間站,是我國自主建造的近地載人空間站,它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個基本艙段組成。
華夏空間站的建設任務於2021年由孫院士主導正式啟動,目前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入軌。
按照規劃,在2021至2022年期間,該計劃需要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最終要在2022年內完成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
為了給月球科研站做一些前期準備和試驗,秦詞求著孫院士帶著她研究最後一次載人飛船的研究,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
孫院士看著秦詞在他麵前說著自己有多需要這個機會巴拉巴拉的,冷笑了一下,“前幾天誰在薑老師麵前說我是周扒皮來著?”
“是誰啊!怎麼這麼可惡!我們這麼和藹可親的孫老師怎麼能是周扒皮呢!”秦詞臉皮厚的很,這點攻擊根本不放在心上。
孫遠鬆都被她不要臉的話逗笑了,拿著早就準備好的載人飛船資料遞給她,就算秦詞不來找他,這個載人飛船她也得參與進來。
天宮空間站馬上要完成落地,這可能也是他手裡最後一個大項目了,秦詞已經成長起來了,深空也越來越發揮著自己的綜合作用,他可以退居二線去帶學生了。
天宮空間站的最後一步,就像一個接力棒,航天所的過去與現在的交替。
秦詞不知道孫老師要退休了的事情,很高興的拿著資料走了,學習一下載人航天飛船的經驗。
她也要把航天員送到月球上去!
………
參與到神舟十九號的研究後,秦詞不得不感歎一句,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那是真的發展很成熟了。
她都沒什麼參與感。
除了幫助神舟十九號升級了一下精確對接和靠泊能力,其他根本插不上什麼手。
2020年3月25日,文昌發射基地。
秦詞站在孫院士身後,看著神舟十九號發射升空。
好像回到了第一次天舟一號發射的時候,她也是這樣站在自己老師身後看著火箭升空。
那時的她也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快的站在控製台前給自己主導的航天器發射任務指令。
孫遠鬆看著火箭成功入軌後,轉過頭來看著秦詞,“接下來你要加油哦。”
秦詞還在自我感動,冷不丁聽到老師說這句話,沒反應過來,“啊?”
下午到了孫老師辦公室,看到張檢後遞給她的資料後,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不兒,我剛成年呢!這麼大個研究所就交給我是什麼意思??”秦詞把聘書放回到桌上,一臉震驚。
“你去年那幾篇論文,學校那邊已經把你直升博士了,今年六月份就能畢業了,符合學曆要求,工作到今年年底也要四年了,孫院士這邊工作交接完也得一年後了…”
張檢給她分析著她的情況。
“一年後,你工作也就五年了,符合工齡條件,把你職稱升上來是很正常的啊。”
“孫老師怎麼就退休了呢!老師您老當益壯……”
孫遠鬆吹了吹枸杞茶,歎了口氣,“這也是上麵的決定,從我到你這一代,中間這一部分的研究員們,太青黃不接了…”
當初就聊過這件事,秦詞能這麼快升上來,也是因為實在是找不出其他頂梁柱了。
秦詞一聽這個原因就沉默了,她是研究所的一員,每天都跟同事們待在一塊,對於這一點她深有體會。
就從探月工程那個七年計劃來說,當時洪靖宇和譚臨久想要時間久一點的原因就是,其他人跟不上秦詞的研究速度,隻會拖累她。
但是,航天各個項目從來都是團隊合作才能出結果,一個人太厲害是不夠的。
“為什麼讓你來帶大家,探月工程再有兩年就能完全落地了吧?”孫遠鬆看著自己這位天才學生,秦詞所有的科研進度他都了如指掌。
洪靖宇他們看不出來,他還看不出來嗎,這死孩子估計當時提交報告的時候就是奔著五年內完成任務去的。
秦詞摸了摸鼻頭,有些心虛是為啥,她明明乾了件好事!
“雖然時間進程加快了,但是你真的有一種天賦能帶著所有人前進,連李克都被你帶出來了。”
李克:我是什麼很差的人嗎!
孫遠鬆看著秦詞這些年的科研成果,不得不感歎一句,這孩子真的天生老師聖體,所有人在她的領導下,慢慢的都從專精變成全修了。
就像任維,一個專門研究衛星通信的,兩年下來可以自主研究衛星發射了。
“院裡想讓你在前麵帶著大家進步,帶著華夏航天事業發展,身後就交給我,老頭子我在研究所裡帶著後進生追趕你,這樣咱們才能共同進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