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後娘娘,淑妃娘娘,接旨吧。”
玉嬤嬤的聲音帶著些強硬,她畢竟是太後的人,出門在外,代表的是太後的臉麵。
慶淩帝神色複雜,卻還是開口道:“兒子謹遵皇額娘懿旨。”
皇後娘娘也跟著道:“兒媳謹遵皇額娘懿旨,謝皇額娘賞賜。”
淑妃聲音難掩虛弱,其中,還夾雜著一絲不解:“臣妾謹遵太後懿旨。”
玉嬤嬤上前一步將懿旨放在桌上,垂頭望了眼迎安,開口淡淡道:“淑妃娘娘,太後娘娘說近兩日廣陵宮中會見血腥,且還有嫻嬪娘娘在此受罰,迎安公主留在此處多有不便,太後那裡清淨少人,也常常有太醫出入,太後娘娘的意思,這兩日,就讓迎安公主在長壽宮中將養,還請林太醫每日兩次前往長壽宮為公主檢查身體,淑妃娘娘有空了,也可以前去看看迎安公主。”
玉嬤嬤的話說完,淑妃的心已經沉了大半截。
至於花壇下的小人偶,她有的是辦法讓它現天日。
淑妃掩下了眼底的神色,連帶著語氣都平緩了幾分:“既然如此,那就有勞玉嬤嬤將公主帶走,交由太後娘娘看管兩天,待廣陵宮事情完畢,本宮再去接她回來,公主還小,身邊不能沒有乳母,自從公主出生後,一直都是向嬤嬤在看著公主,哄睡公主,有向嬤嬤在身邊,公主也睡得安穩些,還請玉嬤嬤將向嬤嬤一並帶到長壽宮中,也好讓太後睡個安穩覺,還有,公主剛醒來,近日身邊不能沒有太醫,還請廣陵宮中所有太醫前往長壽宮中待命,若是公主半夜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也好救治。”
看上去是擔心迎安晚上出現差錯,讓太醫前去看管,實則是將太醫全部遣走。
一來是保證迎安安全,二來,今夜大雨,沒有太醫為嫻嬪看病,她跪在廣陵宮中淋雨,這對嫻嬪而言,何嘗不是懲罰?
淑妃娘娘,這是給公主出氣呢。
玉嬤嬤屈膝望向慶淩帝:“對了,皇上,太後娘娘還說,這兩日後宮中事務繁忙,皇後受罰,廣陵宮中又遭遇如此變故,隻怕是後宮有什麼大事發聲,近日司天監不知瞧出什麼沒有,為著龍體著想,皇上近日還是不要往後宮跑了,就留在養心殿中歇息吧。”
她這般費儘心思將太後拉入局的原因,就是想給母妃和皇後一黨有可乘之機。
若是迎安在廣陵宮中,難免受到牽連。
前麵的話,還有轉圜的餘地。
慶淩帝冷哼,垂眸沉沉道:“朕的去留,就不牢皇額娘費心了,還請嬤嬤告訴皇額娘,好生看管迎安,切莫有任何三長兩短,若是迎安在長壽宮中出了任何事,朕一定要長壽宮給朕一個交代,說不得,皇額娘還會落得一個殘害皇嗣的罪名,到那時,就不要怪朕不顧念母子情麵。”
玉嬤嬤無視了淑妃的不舍,沉聲道:“淑妃娘娘放心,迎安公主乃是太後娘娘的親孫女,她豈有不疼的道理,再者說,長壽宮距離廣陵宮這般近,就算是娘娘日日都往長壽宮中去,太後娘娘也不會嫌您煩,有太後娘娘護著迎安公主,淑妃娘娘隻管放心,奴婢保證,太後娘娘那裡,比淑妃娘娘你這裡,要安全許多。”
此言一出,淑妃的心更是沉了好幾分。
話本中,可從未提及皇上和太後的母子感情。
皇上看了眼玉嬤嬤懷中不知所謂的迎安,險些被氣笑。
玉嬤嬤這話,分明是在警告她。
眾太醫不約而同起身。
就憑這她剛才在長壽宮中那一通操作,太後現在必定是寢食難安,難以入眠,若是將她留在長壽宮中,她才會心安。
她都還沒有答應,太後就說讓林太醫前往長壽宮中為迎安檢查,這不明白著通知合宮嬪妃和前朝官員,她有心與丞相和她緩和關係,若是她不答應,便是她不給太後麵子。
再者,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再說出什麼得罪了太後,隻怕是還要加上太後這個勁敵,這對她來說,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