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一聲清脆的雞鳴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宣告著新的一天已然來臨。
此刻,天空的東方泛起了一抹魚肚白,這片白色區域逐漸擴大,猶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天邊的雲彩也被染成了淡淡的紅色,宛如害羞的少女臉上的紅暈般迷人。
安龍城夜晚的喧囂已消散,新的一天終於到來。
對於朱由榔而言,這是一個多月來最愉悅的一天。終於擺脫了籠中之鳥的生活,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朱由榔站在城樓上,心情暢快地欣賞著初升的太陽。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清晨清新的空氣,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他回首望向身後的安龍城,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這裡是他在這個世界的起點,但絕不會是他的終點。他要離開這裡,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在他身旁,站著一位虎背熊腰的魁梧將軍,正是晉王李定國。
“王兄,白文選部,你有何看法?”朱由榔問道。
昨夜斥候來報,東邊出現的部隊乃白文選部,他是受孫可望之命前來協助葉應禎,“請”永曆帝前往貴陽的。
他們現已停止前進,在安龍城東五裡處安營紮寨,似在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李定國眼神凝重地眺望遠方,沉思片刻後說道:“白文選向來聽從孫可望的命令,此次前來,想必是針對陛下,我們需謹慎對待。”
朱由榔點了點頭,他深知當前形勢的嚴峻性。
“朕決定親自去會一會白文選。”朱由榔說道。
李定國微微皺起眉頭,擔憂地勸道:“陛下,此舉過於冒險。不如讓臣派人前去交涉。”
朱由榔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微笑著說:“王兄不必擔憂,朕自有分寸。若不能勇於麵對困難,又何談開創未來呢?”
說話間,一騎如閃電般朝著安龍城疾馳而來,馬上之人身著玄色鎧甲。他驅馬至城下,向城內喊道:“征討左將軍白文選,特來護衛聖駕,請代為通傳。”
朱由榔與李定國對視一眼,心照不宣,不禁相視一笑,原來白文選與他們竟如此默契。
李定國向城下高聲喊道:“白將軍彆來無恙啊!”
來人定睛一看,竟是李定國,連忙翻身下馬,跪地便拜:“卑職參見李元帥。”
朱由榔對白文選的到來感到欣喜若狂,即刻傳旨開門相迎。
城門緩緩打開,朱由榔在李定國的陪同下,走下城樓。
白文選得知李定國身旁之人竟是當今天子,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末將白文選,拜見陛下!”
趁伏地叩首之際,白文選微微抬頭,偷偷窺視永曆帝。
隻見眼前之人,龍章鳳姿,自有一番威嚴,果真是天子之相。
正當白文選窺探之時,朱由榔亦目光如電,掃視而來。
目光交彙,白文選心頭一震,冷汗直流,不由自主地再次俯首,不敢再看。
他心中愈發篤定,永曆帝乃天命所歸,真龍天子,孫可望謀逆之心,不過是黃粱一夢,不自量力。
朱由榔上前一步,扶起白文選,笑著說道:“愛卿快快請起,朕早有耳聞你乃忠義之士,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白文選感動不已,再次叩頭謝恩:“謝陛下誇讚!末將願肝腦塗地,誓死追隨陛下,護陛下周全!”
朱由榔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有卿相助,朕如虎添翼。隻是如今局勢動蕩,我們該當如何應對?”
白文選拱了拱手,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末將以為當務之急是穩固根基,再謀發展。安龍城規模較小,雖地勢險要,但難以長久。依末將之見,應先移駕昆明,再從長計議。”
他的想法與李定國不謀而合,都認為目前最穩妥的做法是先退回雲南,穩住後方,再圖東山再起。
然而,朱由榔卻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就當前形勢來看,大明所能掌控的地區僅有雲、貴全境,川蜀大部以及湖廣的部分地區。不僅如此,貴陽還有一個企圖篡位的秦王孫可望,而清朝也在一旁虎視眈眈。若退回雲南,日後想要再前進一步,恐怕是難上加難!
朱由榔沉默片刻,看向白文選和李定國,沉聲道:“朕明白你們的顧慮,但此時退守昆明,並非上策。若我們就此退縮,不僅會助長清軍的氣焰,更會讓天下百姓失去信心。”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朕欲東進貴陽,與秦王會晤,曉以利害,止戈為武。”
白文選和李定國對視一眼,皆覺得朱由榔有些異想天開。
“陛下使不得!”白文選拱手說道,“孫可望乃王莽、董卓之輩,陛下萬金之軀,切不可親身犯險!”
李定國也表明了態度:“我等必將竭儘全力,護陛下周全!然貴陽城高牆厚,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可望經營多年,防禦堅固,此行危機四伏,尚需從長計議。”
朱由榔沒有說話,他在心中暗自思索,該如何說服身邊這兩人。
他是來帶領大明重回巔峰的,又怎會是來貪圖享樂的呢?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身死魂銷,那也不過是重新打工賺取貢獻點,再來一次罷了。
朱由榔思考片刻,點頭表示讚同,“愛卿所言甚是。不過,朕還是希望能夠主動出擊,擺脫被動局麵。”
白文選略作思索,諫言道:“陛下,臣有一言,請聽之。孫可望如今兵強馬壯,麾下精兵十萬,黔地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宛如老樹盤根,難以撼動。若要鏟除,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深思熟慮,從長計議。何況,輕啟戰端,兄弟鬩牆,兩敗俱傷,恐怕隻會讓清廷坐收漁利,乘虛而入。”
朱由榔聽後,深知不能急於求成,心中已有定計,“甚好!就依愛卿之言。卿先行回營休息,整頓兵馬,待朕部署完畢,再與卿共商大計。”
白文選領命,恭敬退下。
三日後,靳統武率領的大軍風塵仆仆地趕到安龍城。三支力量彙聚一堂,總計一萬五千餘名勇士,其中李定國所部精兵一萬一千餘名,白文龍部三千餘名,原安龍守軍一千餘名,現由宣武將軍李昂統領。
朱由榔頒布詔令,犒賞三軍,封賞有功之臣。李定國被封為晉王,白文選被封為鞏國公。李昂因護駕有功,連升兩級,被封為宣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