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眾人疑惑的眼神,他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眾卿應當知曉!秦王軍中多是西北來的漢子,此次大軍出征,由於行動倉促,所以攜帶的輜重糧草並不多。如今正值陰雨連綿的季節,天氣寒冷潮濕,恐怕許多人會因此染上風寒。他們雖身為叛軍,但畢竟也是朕的子民啊!隻不過受到了孫可望的蠱惑和挾持罷了。朕實在不忍心看到他們遭受苦難,於是已經下令讓人準備了大量的蓑衣以及防寒保暖的藥物。準備讓那些被俘獲的叛軍一並帶回去。”
朱由榔的這兩計,可謂是精妙絕倫,一環緊扣一環。其中家書之計是專門針對叛軍將領而設,而蓑衣之計則是為了安撫普通士兵。如此縝密的布局,令在場的諸位將領無不拍手稱讚,紛紛稱頌天子英明神武。
朱由榔內心十分享受這種被眾人吹捧的感覺,這是他到這個世界後,享受到的為數不多的皇帝福利之一。
緊接著,朱由榔又說道:“此外,據我所知,這次叛軍強行征召的配軍當中,除了漢族百姓之外,還包括了許多彝族、壯族、白族、苗族等同胞。這些少數民族雖然與漢族分屬不同支係,但歸根結底,大家都是伏羲女媧的後裔。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與他們取得聯係,並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在關鍵時刻引導他們倒戈相向,那麼必然會讓叛軍陷入首尾難以兼顧的困境。如此一來,便可輕鬆取勝。”
眾將搜腸刮肚,已經找不到詞語來稱頌皇帝。
此時祁三升上前道:“臣麾下半數士卒均為少數民族同胞,請陛下允臣擔此重任。”
朱由榔本就是這個打算,見祁三升主動承擔此重任,不免對他又多幾分好感。
部署完畢,諸將回營布防。
翌日,隻見六部文官紛紛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了數十份“家書”。
隨即,他將這些天俘虜的叛軍將士召集到一處,共計四百餘人。
他言辭懇切地說道:“爾等俱為大明子民,朕忝為天子,卻不能照顧好大家,實在愧疚難當。今日,朕將你們放回,希望你們同秦王言明,朕不想和秦王刀兵相向,隻是秦王被小人蒙蔽,如果他能幡然悔悟,朕可不計前嫌,依舊以秦王之尊待之。”
叛軍俘虜們看著這位英氣的天子,無不心悅誠服。當初秦王以天子被白文選挾持為由興兵,他們也是一腔熱血,希望能救出天子。不曾想,天子卻好生生地在貴陽城中。
不僅如此,當他們被俘虜後,並沒有想象中被梟首示眾的淒慘下場,反而被皇帝下令優待,除了解除武器盔甲並集中看管之外,沒有對他們進一步審訊。不僅如此,皇上還安排大夫為傷員診治。
當下,就有俘虜說道:“皇上,吾等均為秦王所蒙蔽,絕無反叛之意,既已得見天子,何不令我等為陛下效死命?”
其他俘虜們也紛紛說道:“願為陛下效死命!”
朱由榔沒想到俘虜們居然是這種反應,他腦筋急轉,說道:“朕亦有此意,朕有一親軍,名為‘天威’,爾等如有意願,可為朕之親軍。”
眾俘虜一聽,無不振奮,能夠成為皇帝的親軍,這是何等的榮耀啊!他們紛紛跪地叩拜,感激涕零。
朱由榔見狀,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些俘虜的忠誠已為自己所用,這將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他隨即轉向俘虜們,正色道:“既然諸位願意為朕效力,朕便賦予你們重任。但朕希望你們牢記,從今往後,你們是朕的親軍,是帝國的利劍,更是朕的盾牌。”
俘虜們紛紛點頭應諾:“陛下放心,吾等必將忠心耿耿,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時,李昂卻發愁道:“陛下,若他們均充入親軍,則計劃恐怕會流產呀。”
朱由榔擺擺手:“無妨,咱們換個方式執行亦可。”
聽到這,一名俘虜說道:“陛下,吾等願為陛下前驅,此次任務,請陛下交於我等,必不辱使命!”
“請陛下交於我等,必不辱使命!”
朱由榔向李昂微微點頭,對他的默契配合表示讚許。
為首的叛軍俘虜名叫岑武,是個孔武有力的漢子,原是秦王軍中的一名百戶,也是秦王軍中少數民族頭領之一。在被俘虜之後,他聽聞皇帝手下有一支以少數民族為主要力量的龍驤營,而且皇上對少數民族和漢族子民一視同仁,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少數民族而有所歧視或虧待。這個消息讓他對皇帝多了幾分好感。
今日釋放俘虜之事,更是讓他下定了決心,要追隨這位英明的皇帝。能夠成為皇帝的親軍,這是何等的榮耀!他從未想過自己還有這樣的機會。此刻,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忠誠。
朱由榔則叫來王坤,命其著人將所有人的姓名、籍貫、家庭、生平等信息一一記錄下來。畢竟,這些人將要成為皇帝的親軍,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隻有確保每個人的身份真實可靠,才能保證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和忠誠度。
緊接著,朱由榔親自審視著這份名單,仔細地查看每一個名字和對應的信息。他要確保這些人都是真正可信之人,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潛在的危險。同時,他也希望通過這次選拔,能夠找到更多優秀的人才,充實自己的軍隊。
在經過一番嚴格篩選之後,朱由榔終於確定了最終的人選。他將這些人同李昂手下親兵混編,確保安全。至此,他在貴陽城內直屬於自己的隊伍擴大到了兩千人。
岑武被提拔為千戶,負責指揮這次“釋放俘虜”的行動。對岑武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遇。
岑武是附近一個濮越族寨子的族長,因為要同漢族貿易,他學到了流利的漢話。不同於其他族人恪守祖宗傳統,岑武秉持的是一個開放心態,積極地接納外界的新知識。在與漢人的交流中,他不僅學會了語言,更對漢族的豐富文化產生了欽羨之情。
朱由榔將這個濮越族族長單獨留下,詢問了他許多關於貴州少數民族的事,從他口中,朱由榔了解到貴州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結構。
他們大多生活在偏遠的山區,生活方式與平原地區的漢族有著顯著的不同。尊重自然,依賴山林,以狩獵和采集為生,同時也發展了一定的農耕文化。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服飾,以及世代相傳的歌舞和手工藝。
孫可望此次征召的,主要是貴陽周邊的村寨居民。這些村民在與漢族的頻繁互動中,逐漸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
朱由榔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他認為這正是打破隔閡、促進融合的良機。在他所處的時代,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大家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著相同的權利與自由。
他深知,在這個時代,少數民族對漢人的敵意,往往源於統治者的歧視政策。如果能摒棄偏見,平等對待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這將為他帶來巨大的支持和力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眼前的龍驤營——這支精銳的部隊中有超過半數的戰士都是少數民族青年。他們在崎嶇的山地中如履平地,展現出驚人的耐力和戰鬥力,是組建特種部隊的絕佳人選。
朱由榔向岑武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岑武聽後感動不已。如果不是因為長期遭受壓迫和排斥,誰願意居住在窮山惡水間呢?
朱由榔的這一想法並非憑空產生,因為李定國他們在雲南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大西軍攻下雲南之後,借助黔國公府近三百年的崇高聲望,廣納賢才。雲南各族土司與大西軍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促使許多勇猛的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各族人民紛紛加入大西軍,許多土司也被提拔為大西軍的將領。
話語間,時光悄然流逝。直至李昂匆匆來報,萬事俱備,隻待東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