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城,最初僅是一片土牆環繞的簡陋城池。洪武二十四年,新會開始圍築縣城,縣城西起犀山東至馬山,周長六百六十丈,縣衙建於城內。
至成化年間至萬曆初年,新會城因長期受到海盜的侵擾而不得不進行擴建。新建了子城、外城,與舊城緊密相連。三城合璧,周長達一千三百七十丈,城門七座,規模宏大,是僅次於廣州府城和潮州府城的廣東第三大城。
大年初一黎明,李來亨率明軍船隊突襲江門,蒸汽戰船突現江門水域。江門水軍措手不及,明軍炮火如雨,清軍雖還擊,但李來亨指揮若定,蒸汽船機動靈活,江門水軍潰不成軍,總兵蓋一鵬戰死,江門陷落。
占據江門,緊緊扼住新會與廣州之間的門戶。
緊接著,粵西各地的義師在連城璧、王興、郭之奇等人的帶領下,接連攻克陽江、陽春、恩平等地,兵鋒直指新會。
新會城池堅固,城外水網密布,給攻城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李定國和李來亨經過商議,決定留劉體純統領一千水軍守江門,其餘部隊配合李定國迅速攻破新會。
吸取了上次圍攻新會的教訓,李定國決定速戰速決。
大年初二,天色未明,李定國的大纛出現在新會城外,城內守軍驚慌失措,緊閉城門。
在李定國的指揮下,明軍炮兵開始了對城牆的猛烈轟擊。城內清軍不甘示弱,也以火炮還擊。
雙方對攻之際,李來亨的水軍戰船也來到城下,對著城牆開炮。
朱由榔向來主張使用火器,尤其對火炮異常重視,他專門天威軍中成立了一支千人炮兵團。經過嚴格訓練,他們以五人為一組,分工明確,動作熟練,火藥、裝彈、清潔、冷卻、調整角度、點火,每一步驟都千錘百煉。
這次攻新會,朱由榔便將這支炮兵團調到李定國麾下聽命。
幸虧有李來亨的戰艦協助,這二百門紅衣大炮才能快速到達戰場。
隻見大明炮兵分成十隊,每隊二十門火炮,間隔排列。
第一隊發射完畢後,第二隊接著發射,緊接著第三隊、第四隊,一直到第十隊。這種連續的炮火覆蓋,形成了一種連綿不絕的轟鳴聲,宛如雷霆萬鈞,震撼著新會城的每一個角落。火炮的轟鳴聲中,城牆上的清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的還擊在這排山倒海般的攻勢麵前顯得微不足道。
在半個時辰一刻不停的轟擊下,新會的城門終於發出一聲哀歎,倒下了。
李定國抓住時機,率軍衝入城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