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楚法典》(上)_楚書,太祖皇帝本紀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 > 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楚法典》(上)

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楚法典》(上)(1 / 2)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

駱永勝要複周禮!

當這句話從駱永勝口中說出來的時候,禮堂內所有人腦子裡都浮現出一個名字。

王莽!

在中國的曆史上,除了周公旦這位周禮的創始人之外,隻有王莽一個人是奔著周禮書中所謂的大同小康而奮鬥的君王,這也是為什麼總有人戲謔的將其稱之為穿越者的原因。

但是王莽的結果,青史野史也都記得很詳細。

除了王莽之外,中國還有兩個人曾經舉起過恢複周禮的大旗。

一個是北周太祖宇文泰,不過他的恢複隻是畫皮沒有畫骨,僅複設所謂的六官也不叫恢複周禮。

還有一個就是鼎鼎大名的荊公王安石了。

荊公膽子大啊,一個宰相敢去舉周禮的大旗搞變法,荀孟之變中王安石一黨與司馬光一黨的黨爭便展現的淋漓儘致。

在談恢複周禮之前,必須要著重介紹一下荀孟之變,以此來印證和引出周禮的核心思想或者通俗說便是國家價值觀,不然的話很難闡述清楚,大家也未必看得明白。

駱永勝提出的以周禮為核心而製定大楚法典,那麼這裡的意思就很明確,他用到的將會是周禮的核心精神,而不是像宇文泰那般隻是恢複西周的官製。

這也是所有人都吃驚的地方。

周禮雖是兩千年的著作,但其核心精神卻是極其超前的。

是後世二十一世紀都還在追求且尚未實現的。

在荀孟之變之前,宋朝的士大夫官僚係統對皇權起到製度性製約作用,是一個同樣具有製度性專權特點的行使國家權力的係統。

而宋神宗本身是想要脫離出這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環境,恢複皇帝專權。

於是有了王安石的那句豪言。

‘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

從這一刻開始,王安石走上了轟轟烈烈的變法道路,但也因此被司馬光一黨所鄙視,將王安石一黨視為心術不正、投機鑽營之輩。

一句話簡單概括,即投機主義思想。

雖然王荊公在這處上有一定汙點,但從其所作《讀孟嘗君傳》中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王安石對個人倫理、政治倫理仍是極重視且對自己有很高標準要求的。

並且王安石希望將對自己的這個標準用到整個國家、用到全天下每一個人身上,於是,他需要一麵旗幟。

這麵旗幟,就是恢複周禮!

可是,恢複周禮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周禮在對國家的治理中存在一個很高的要求,即製度性專權。

通俗易懂的話來說製度性專權特點,即資源上全麵國有化、經濟上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丁籍戶口統一管理、行政機關由中央垂直領導。

這四點,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四千多年曆史中就從來沒有實現過。

即使是依循周禮的西周王朝一樣沒有。

這是周公旦的美好盼望。

周公堅信,隻要國家可以做到這四點,那麼離著國家大同實現全民小康社會就不遠了。

其高瞻遠矚已看到四千年後之中國!

王安石舉著周禮的大旗推行青苗法、市易法,這就是宏觀層麵調控國家經濟,但其卻缺少法權基礎和製度基礎這些必須的法理,最終不僅沒有實現‘民不加賦而國用繞’的目標,反而使得大宋經濟進一步混亂和糟糕,間接導致地方經濟惡化、百姓負擔加劇,致使民間起義之事屢屢爆發。

這裡若有考究者,可參考《王安石保甲經製研究》。

似王安石這般,在缺少法理、法權的情況下強行推動國家製度性專權,唯一的結果就是變法失敗、傳統派死灰複燃,矯枉過正矯正過枉,左派右派打成一片。

而在王安石死後,其後繼者與司馬光一黨的後繼者的爭鬥猶在持續。

國家的政治水平和政治環境遭受巨大破壞,對靖康之恥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朱熹批荀孟之變、靖康之恥,言道“言定靖康之禍,本朝全盛之時,如慶曆元祐年間,隻是相共扶持這個天下,不敢做事不敢動,被夷狄侮,也隻忍受不敢與較,方得天下稍寧。”

這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國家最強盛的時候,內憂也是不斷,官員們心裡都清楚,知道相互扶持著來保護國家,不跟契丹、黨項較量。

現在國家內憂加劇,你們兩黨還兀自爭端不休,靖康之禍也是咎由自取。



最新小说: 篤行如眾 四合院之趙山河的快樂生活 穿越日本戰國:小商人的野望 迎娶植物人女主後,我被病嬌盯上 NBA:滿級傳控,我有第三隻眼 搖曳野玫瑰!瘋批太子爺求她寵 一人之下:開局簽到地煞七十二變 誘入春匣 懷孕後,前任小叔找上門要負責 高堡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