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02年立春,周穆王給自己的小兒子姬辟方舉行加冠禮,周穆王無限寵愛這個幼子。
有幾次他和虢季易父,齊癸公,魯曆公等人商議,想要廢掉太子姬繄扈,冊立姬辟方為太子。
但是遭到了眾位大臣的劇烈反對,他們倒不是為了維護宗周周禮,嫡長子繼承製度。
而是他們發現姬辟方這家夥,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才華橫溢,對於時政弊端經常是有獨到見解。
這幾個老家夥心想,太子姬繄扈就是個廢物,除了好色像他爹周穆王,優點卻一點沒繼承。
他當周天子,老板是個廢柴,自己才能大顯手腳,於是周穆王發現整個朝堂都不支持他廢長立幼,此事隻好做罷。
但是周穆王卻對此子甚是寵愛,及冠禮之後,周穆王就冊封姬辟方為宗周卿士,主管司法刑律的大司寇,同時兼職周七師京城防務,賜封邑南鄭一百五十裡。
當年秋八月,一代風流天子周穆王在祉宮駕崩,走完了他傳奇而荒誕的一生。
因為周穆王時代不斷遊山玩水,四處征戰,搞的民不聊生,百姓可不堪言。
而且周穆王還多次違背周禮禮法,使得大臣們在他死後頗為不滿,所以給他定諡號為“繆”,周繆王。
至於曆史上有時候寫周穆王,有時候寫周繆王,其實是從周昭王開始,宗周開始實行帝王廟號。
在太廟祖宗牌位擺放時候,要求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對於周穆王的一生,後世評價褒貶不一,喜歡他征戰殺伐,平西戎,滅五戎,征南蠻,殺徐偃王,踏平荊越,為了宗周統一大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就拿他的廟號來記載,就是周穆王。
討厭他的人認為周穆王一生荒謬絕倫,不守周禮,近親亂倫,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自然而然稱之為“周繆王”,包括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是寫的周繆王。
公元前901年春,太子姬繄扈被擁立為宗周第六位周天子,就是“周恭王”。
周恭王上台後碌碌無為,並且他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小弟弟姬辟方可不是一般人,總覺得他要剁自己的王位。
所以周恭王就先奪了他的兵權,但是周恭王也不敢做的太過,於是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
剝奪軍權,但是姬辟方的大司寇沒有裁撤,另行加封姬辟方為宗周的宗正。
為了進一步宣誓王權的繼承權,周恭王彆開生麵搞了一次祭祀大典,在父親周穆王的周年祭典禮上。
周恭王大做文章,周恭王要求宗正姬辟方主持,整個姬姓諸侯都要參加,最重要一個環節就是請先王周穆王的靈魂下凡。
接受大宗正室的參拜,確定周天子的繼承權在自己手裡。
於是出現了祭祀先人的“屍位素餐”活動。
屍最初並不是指屍體的含義,而是在金文中表示一個人端坐在那裡接受眾人朝拜的形象。
這意味著在祭祀祖宗的時候,需要找到一個大宗的孫子輩來扮演祖宗降臨宗廟的角色。
擔任屍位扮演者的條件非常嚴格,他必須是本族成員,但不能是兒子、平輩或長輩,隻能由孫子輩及以下的輩分擔當此重任。
這是因為屍位上的人要接受全族人的跪拜之禮,相當於宣告了下一任家族領袖的身份。
隨著時間的推移,屍位逐漸演變成為由大宗嫡長子繼承人來擔任。
此後,曆代君主和家族子孫都會向屍位的人供奉各種美食、美酒以及金銀財寶等珍貴物品。
而這位扮演屍位的人,則會以祖宗的口吻對子孫後代進行訓誡,教導他們要保持宗族間的團結友愛,共同享受榮華富貴,共同麵對困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