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渠聽著兒子熊執疵的話,心中不禁一震。
他明白,兒子的建議雖然冒險,但卻是解決當前困境的唯一辦法。
熊渠決定采納這個計劃,並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隨國、鄂國,希望能夠說服兩國結盟。
在利益麵前,國家之間往往沒有絕對的朋友。
儘管隨國和鄂國答應了楚國的請求,承諾不再出兵援助荊國,但他們也明確表示不會參與攻打銅綠山的行動。
這意味著楚國必須依靠自身力量去奪取這片土地,而隨國和鄂國隻願意坐享其成,不願意得罪周天子,隻想安穩地獲取好處。
在得到隨國和鄂國的承諾之後,熊渠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對荊國的大規模進攻。
麵對強大的楚軍,荊侯無法抵擋,連連敗退。在求援無果的絕境下,他最終選擇率領部眾投降楚國,至此荊國徹底滅亡。
熊執疵在戰勝鄂國後並未止步不前,而是繼續率軍進攻楊越。
經過半個月的激戰,楊越終於難以支撐,正式向楚國投降。隨後,熊執疵與楊越簽訂了盟約,確保雙方的和平共處。
隨著荊國的覆滅,熊渠再次成功地將江陵地區納入楚國的版圖之中。同時,他還在原荊國首都荊州設立了第三個國都——郢都。
如此一來楚國有三個都城都叫郢都,一個是丹陽,另一個是上庸,還有一個就是荊州。
熊渠為了楚國安全,再次回擊庸國,正式將庸國滅亡,完成東西部的擴張。
熊渠看著自己率領楚軍連連征戰取得勝利,但周天子卻依舊沒有任何反應,這讓他心中不禁感到愈發得意。
與此同時,他也更加堅定了要繼續擴張楚國領土、朝東南發展,準備打擊鄂國的決心。
於是,熊渠叫來小兒子熊執疵,並對其委以重任,說道“如果你能順利征服鄂國,那日後我會將國君之位傳於你!”
熊執疵聽後,眼神中閃爍著激動與興奮,他立刻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得到父親的肯定和期望後,熊執疵深感責任重大,開始積極籌備出征事宜。
接著,他向父親進言獻策道“若要擊敗鄂國,必先向南擴張領土,從而削弱鄂國的生存空間。
然而,如今我國剛收服庸國和荊國不久,此時貿然發動大戰,恐怕這些新收服之地的臣民會乘機反叛。因此,當前應著重處理內政事務。”
熊執疵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混居治理的方案
具體而言,便是讓庸國、荊國以及楚國的子民相互混居,以此來分化他們之間的關係。
然後由熊渠派遣可靠之人帶領楚國的管理機構及軍隊對這些混居之地進行管轄,確保他們完全融入楚文化之中,成為真正的楚人。
然後父親將楚國主力軍隊交給我,我先向南方進攻,南方雖然地處蠻荒,但是那裡人都是一個個小部落,容易征討。
等我們打完南邊這些小部落,就會對鄂國形成包圍狀態,到時候滅鄂國易如反掌。
公元前884年,熊執疵獨自一人帶領楚國兩萬軍隊先後征服群蠻,向東南打敗軫國,逼迫虎方國投降。
隨後,熊執疵帶領著軍隊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輕鬆地擊敗了東方的東損國以及巴國,並成功地實現了對鄂國的半包圍。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熊執疵並沒有順勢消滅掉巴國和夜郎國。
相反,他僅僅通過威脅逼迫的手段,迫使這兩個小國與楚國結盟。
麵對如此強大的壓力,這些弱小國家彆無選擇,隻能無奈地接受熊執疵的條件,成為楚國的附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