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心頭狂喜當真是神兵利器!
劍琴晚和月憐一臉錯愕這要是砍在人身上……
“這戟,可有名字?”梁蕭問道。
弘忍搖了搖頭“東海王將此物留存於此,便抹去了它的過往,包括名字。安國侯……”
“我明白大師的意思,把這種殺器留在佛門,必有用意,不可能輕易交給我。”梁蕭歎道。
弘忍歎道“安國侯果然聰慧,任何人若不能說服老衲,就算能強奪此物,也會被朝廷通緝……你且看那一字。”
說著,弘忍指了指前麵的牆壁。
梁蕭三人定睛一看,原來上麵貼著一個大大的“武”字。
弘忍的語氣變得嚴肅“安國侯,容老衲冒昧問你何為‘武’?”
劍琴晚緊張的望著梁蕭。
她曾經跟著劍聖親爹,對武道耳濡目染,卻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才能讓弘忍滿意。
梁蕭略加思索,正色道“止戈為武。”
劍琴晚和月憐同時眼前一亮!
好一個止戈為武!
弘忍的眉頭舒展開來,微笑道“還請細說?”
梁蕭解釋道“止息兵戈,即是止戰,這才是真正的武功。平定戰禍,求取和平;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真正的武功。”
劍琴晚一手捂嘴,美眸流轉,泫然欲泣。
止戈為武,這是她生平第一次真正領會“武”字的真意,耳目一新!
弘忍鄭重點頭,歎道“不愧是醫聖所看重的奇人……”
言語間,弘忍上前擦拭武器架的底座,露出表麵塵封已久的文字“請看東海王所留文字。”
梁蕭三人靠近一看,上麵刻著一堆文字。
吾戎馬一生,大戰二十二,小戰二百二,未嘗一敗。然年近五十,方知天命。
吾之武藝冠絕當世,一劍一戟,睥睨天下,卻未曾貫徹“武”字真諦。
何為武?止戈為武。
吾之鐵騎開疆拓土,然而所過之處民不聊生,更有屠城二十,遺禍無窮,吾心難安,自知他日必遭橫禍,隻恨未能治國贖罪。
此戟無名,削鐵如泥,就此封存於菩提寺,洗滌殺業。後世若有英雄男兒,能領會止戈為武,解答住持三問,可持此戟平定天下,彌補吾之愧悔。
弘忍望著文字,喟然長歎。
“當年東海王將此戟送入菩提寺,於此地懺悔七日,留下這一段機緣。數日之後,東海王便死於刺客襲擊,那名刺客乃是前朝皇室。東海王凜然無懼,受他一劍貫胸,又命人送他離去,不得為難,可那名刺客大仇得報之後死誌已決,當場自刎。”
“因為東海王作為大恒國開國先皇的胞弟,為他皇兄屠戮前朝皇室,那名少年便是其中幸存者之一,當時還在繈褓,二十年後來報國仇家恨。”
梁蕭微微點頭“自古成王敗寇,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東海王卻自覺罪孽深重,心懷愧疚,坦然領死,倒也是罕見的英雄人物。我明白了,東海王是希望能揮動此戟的後來者,避免肆意屠戮百姓,重蹈覆轍。”
他看出來了,其實東海王就是在某一天良心發現,忽然“懷疑人生”,梁蕭可不會,因為梁蕭的信念足夠堅定,也沒有屠過城。
弘忍點頭道“正是如此!但還有一事,隻怕說出來無人敢信。”
見梁蕭三人疑惑,弘忍苦笑道“當年刺殺東海王的那名刺客,曾向東海王自報姓名。”
“他的名字也叫梁蕭,收養他的人,正是當年的菩提寺住持。”
劍琴晚和月憐一臉驚駭,梁蕭則是無奈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