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作為皇室,曆代的子嗣都這麼容易夭折?
夭折……
想到往日小霜子和霜兒的怪異,又想起小霜子沒有喉結,梁蕭心中一動,一個當初被他壓下的古怪的念頭又浮現了。
他一見麵,就把小霜子當成了太監,隻道他是比較乾淨的太監。
後來又以為小霜子沒有喉結,是因為發育得晚。
再後來,小霜子平時穿的衣服都能遮住喉結……
但很快,這個念頭又被濃濃的憂愁取代了。
“小霜子,你可千萬要長命百歲!”
越想越是疑惑、擔憂,梁蕭突然覺得在江南度日如年,想飛回京城看看小霜子和霜兒。
莫非……
梁蕭忍不住問道“您的年齡,似乎比先皇都要大吧?”
“如果按照先祖定國侯與高祖當年同齡平輩的關係來算,老夫在族譜上也算是和昭帝一輩的。”公孫業答道。
“那文帝年輕時,是幾歲長出的喉結?”梁蕭旁敲側擊道。
公孫業眉頭一皺“你怎麼關注這種小事?不過老夫記得,文帝他是十七歲才有喉結,按照太醫的說法,是長得慢,為此還被人誤認為是公主……”
“對了!史官也有記載,昭帝他也是十六七歲才有的喉結,當時昭帝還是太子,百官都很擔心。”公孫業補充道。
梁蕭撇了撇嘴,一臉的索然無味。
昭帝就是文帝的父皇,小霜子的爺爺。
難道小霜子也隻是生得慢了?
梁蕭現在的心情相當複雜,最後還是希望自己的猜測不要成真。
壓下急切的心情,梁蕭歎道“等這裡的人才遴選結束,我準備立即返回京城,江南的事,交給你們了。”
公孫業這才給了梁蕭一個熊抱“回去繼續收拾京城那幾家,還大乾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如果缺錢,隻管告訴老夫,或者老夫那不孝女!”
梁蕭感動不已。
看來他不是真的摳門之王,在大事上還是很大方的。
大乾國積弊已深,軍權被掌握在擁護皇權的人手裡,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否則改革難上加難。
回去之後,梁蕭也交給大梁國的信使一封信,在感激大梁天子的同時,同意了秦風的請求。
至於收益,梁蕭可不指望那點小錢,甚至不認為大梁國的報紙能夠盈利,除非對方能有活字印刷術降低成本,或者賣出更高的價格。
梁蕭扳倒公羊氏之後,威震江南,台州一帶的才子踴躍參加考試。
其中還有十幾名來自錢塘的書生,特地跑到台州來參加第二次考試,經過上次的失利,希望這回能有所改善。
最終梁蕭選出了三十七人,和東海學子入選的人數接近,其中兩人還是上一次在錢塘發揮失常,這回調整心態,麵對新的試題也拿到了七十分的成績。
這也是梁蕭不反對各地學子二次參考的原因,一來敢冒險在兩地來回奔波已經可見他們的誠意,二來他們的確有可能隻是第一次發揮失常。
台州局勢穩定,江南各地卓子房、李修雲、劉清平等人也送來利好的消息。
大梁天子也許諾保護卓芸,不準任何人強迫她。
梁蕭終於放心北上。
聽說百姓們都在商量給自己準備送彆儀式,梁蕭立即提醒公孫業不可勞民傷財,帶著隊伍悄悄離開台州,回歸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