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傑靈機一動,勸道“拿著這些錢,加快你在各地的布局,擊潰這些政敵,也算是為我們遇害的同胞報仇!畢竟,他們與回春教、公羊氏或多或少都有合作,隻是隱藏得好。”
左無傷和上官九思也連連附和。
獨孤家和蠻荒、左無傷也有合作,隻是隱藏得極好,左無傷也沒辦法協助梁蕭,讓他們原形畢露。
夫妻二人推脫不過,最後還是收下銀票。
梁蕭的房間裡,蕭清黏在梁蕭懷裡,得知此事,也欣喜不已“看來他們是真心誠意歸順,多虧有蕭哥哥!隻是,目前沒有辦法增發銀票了~”
梁蕭恍然。
銀票是大乾國的朝廷信用,本質上是一張有防偽效果的紙,但不是隻靠朝廷二字就能推廣發行。
想要發行銀票,就需要有足夠大比例的黃金、白銀、銅錢作為準備金,安置在各地錢莊。
否則,一旦百姓拿著銀票兌換不出金銀,官方的信用也將隨之破產。
宋朝時期的銀票雛形,首屆發行“官交子”,有126萬貫,其中作為準備金的本錢就有36萬貫,準備金率為28。
大乾國因為財富大量集中在富人手中,意外發展出了便利的“銀票”,到如今,準備金率達到了極度驚人的50,大部分金銀放在京城錢莊,才有了如今的銀票信用,撐得起百兩銀票。
但國與國之間的交易,用的還是金銀,或者以物易物。
百姓之間的交易,一般也隻用銅錢、銀子,畢竟銀票的兌換也是需要支付些許手續費。
蕭清發了一筆橫財,把京城錢莊力庫存的白銀換成了等價的黃金,這些白銀就可以騰出來,用於各地征兵、回購土地等等。
但蕭清如果突然發行大量的銀票,拿出一堆黃金白銀作為準備金,是絕對瞞不過戶部這一關的,隻能暫且壓下。
再者,突然有大量的銀票流入市場,也可能影響市場穩定。
梁蕭若有所思“這些黃金不能隻在國內流通,最好是能向周邊各國購買關鍵的必需品。比如西域和蠻荒的寶馬、貴霜王朝的兵器,孔雀王朝的礦石,大梁國的各種材料……”
現代,黃金外流不是什麼好事,但如果大乾國換取的是導致國力此長彼消的物資,反而事半功倍!
前提是價格合理,決不能讓對方漫天要價。
比如漢朝的絲綢賣給羅馬,貴比黃金,絲綢並不是能讓羅馬帝國變得更加強盛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漢人和異國中間商還是從羅馬人手裡賺取了大量金銀。
蕭清的黃金,一半以上需要用來回購土地,還有一半,短期內花不完。
等到黃金大概明確了各項分配之後,如果還有大量盈餘,蕭清甚至可以用來打經濟戰。
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對楚國的“購鹿之計”,就是很好的例子,以高價購買楚國的鹿,誘導楚國百姓放棄耕種,都跑去獵鹿,等到楚地遇上饑荒,因為無人耕地而缺糧,國力大大減弱。
蕭清聽著梁蕭的講解,眼波流轉,不時撒嬌。
崇拜!
她的蕭哥哥總能給她各種啟發。
但梁蕭越是優秀,蕭清越是不舍。
畢竟梁蕭總會有離開京城的時候,讓她飽受相思之苦,再過不久還要去一趟燕州!
說到最後,梁蕭突然想起什麼,小聲問道“那個‘索菲婭’,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