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少將軍!
梁蕭帶呂毅清點物資之後,難掩欣喜。
從去年至今年初,前前後後打造的步人甲,已經有六千套,可以大幅裝備擎天衛、大乾鐵衛,和一部分替補!
燕州一戰,步人甲發揮了極其明顯的防禦效果,讓蠻荒鐵騎的屠刀和弩箭難以輕易擊穿。
大多數身穿步人甲戰死的大乾鐵衛和擎天衛,要麼是力竭而死,要麼是因為身體承受了太多太多的重擊,致死致殘,因為甲碎而導致的陣亡,隻占少數。
如今大乾國打造的陌刀也超過了五千把,長弓超過一萬七千把,神臂弓一萬五千把。
但神臂弓這種武器,需要三個人一起操作,威力強,限製也比較大。
製作工藝比步人甲簡單、價格更低的棉甲,更是超過了八萬副,武裝六萬騎兵和所有擎天衛、大乾鐵衛,以及一部分中排強弩兵!
餘下的普通鐵甲,超過十八萬副,加上蠻荒人的皮甲和皮甲,足以武裝出戰全軍!
鋼製槍頭的長槍和鋼製長刀、裹了幾層鋼皮的盾牌,各種軍需,更是超過八萬!
糧食從全國各地運來,連西川都受到征召,完全足夠三十萬大軍一年半的出征用量。
燕州一戰,打的是大乾國的國力。
這一戰,打的將士大乾國的國本!
雖說梁蕭已經胸有成竹,但戰爭形勢瞬息萬變,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因此梁蕭準備了大量的渡河工具,以防天氣突變,天江提前解凍而難以渡河,或者大軍因為惡劣天氣意外撤退,因為缺少渡河工具而被蠻荒人堵截。
梁蕭必須確保,出兵賀蘭山的時候,天江已經開始解凍,以減少蠻荒人的一個撤退方向。
北境軍隊完全可以往東偏北,撤回朔方,並不一定需要天江。
渡河工具,主要還是用於賀蘭山作戰,方便從多個方向增兵接應,畢竟賀蘭山以東就是天江以西。
裝備了最新軍器的北境將士,無不欣喜若狂。
作為軍人,他們當然明白,斬首十七萬,損失隻有五千不到,光靠士氣和謀略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好的裝備。
現在他們的裝備也得到了升級。
現在是舉國之力供養北境了。
除了梁蕭改進的灌鋼法增加鋼材產量,蕭清可是從小金庫裡悄悄拿出上百萬兩黃金,向太極國、大梁國也購買各種礦石、紫衫木、棉布,還雇傭了幾千名大梁國、太極國的工匠,負責基礎工藝。
否則,就算以大乾國舉國之力,大半年時間也趕製不出這麼多裝備。
大梁天子和秦風反應過來的時候,也無可奈何,畢竟在此時禁止鐵礦、棉布交易,隻會引起大乾國不快,大梁國隻能暗中限製的交易商人。
但這些商人的材料不賣給大乾國的話,大梁國國庫也吃不下,最後秦風隻能提議,在工藝和政策上進行改革,加大戶部對煉鐵、打造镔鐵的錢財投入。
同時,大梁國仿製燕州將士的棉甲,替換將士們的裝備,再把替換下來的裝備拿到南方,武裝蠻夷,用蠻夷士兵對抗孔雀王朝。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鐵礦、棉布被運往恒江以北的大乾國,這點就連秦風統管的兵部也不好插手,畢竟這些礦石和棉布的稅收也影響國家財政收入,那些商人的背後都是些世家門閥在支持。
在商人和世家門閥的眼裡,是沒有祖國的。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一部分影衛給世家門閥的賄賂。
朔方三十萬大軍,超過三分之二,軍容煥然一新!
這一天,梁蕭與眾將在校場上觀看練兵,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嘹亮的戰馬嘶鳴,引起眾將注意。
眾人定睛一看,是一匹通身褐黃色的巨型戰馬,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