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音繚繞,佛光籠罩,一道道精妙的佛門經典從玄奘口中傳了出來,到底是跟隨燃燈古佛修行多年的佛門種子,雖然講解的是小乘佛教經典,但那些佛門高僧也聽的有滋有味,臉上不時的露出喜色。
“佛門講究的是頓悟,玄奘目前走的就是這條道路,等到了大雷音寺的時候,聚集功德之力,證道成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菩薩臉上浮現出一絲羨慕。
普通人成佛何等困難,當初的她也是棄道入佛,苦心積累善功,才能成就菩薩之位,現在玄奘隻要走上十萬八千裡,就能成就金身正果,這樣的機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玄奘前九世都是因為向西求佛而死,九世積累的功德何等之強大?”楊廣搖搖頭,這樣的毅力就是楊廣也很佩服,也是因為九世的執念,才讓楊廣明白,自己想要勸阻是不可能的事情。
菩薩點點頭,心中汗顏,自己隻是想到了玄奘一朝頓悟而成佛,卻忘記了對方前九世為了到西方大雷音寺,而輪回轉世的事情,這樣的大毅力三界難尋。
“菩薩,若玄奘途中遇到困難,來我長安求助,當如何是好?”楊廣忽然詢問道。
“阿彌陀佛,那是陛下的機緣,陛下您說呢?”菩薩目光閃爍,深深的望了楊廣一眼,心中卻是生出一絲感慨來眼前的皇帝陛下讓她看不透。
大巫之身,卻有元神,一身法力身兼玄門各派神通,偏偏不知道對方真正的來曆,有人說是驪山門下,有人說是老君門下。畢竟三界最厲害的聖人就是太清聖人,可是太清門下弟子無人承認,所以對方真正的跟腳卻無人知道。
越是神秘,越是讓人忌憚。
不然的話,這個時候的楊廣早就被人抓走,強行搜索元神,探尋其中的秘密。加上他一身的因果,除掉南海十三盜這種愚蠢的家夥,誰敢對其動手。
仔細想象,當初有崆峒印在身的楊廣,居然落入歸墟之中,這本身就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弄不好,這件事情的背後有那位的影子。
想到那位終日麵帶微笑的老道,菩薩心裡麵打了一個顫抖,佛門東進是大局,可是他照樣西行,將多寶送了出去,分了兩位聖人的氣運。讓兩位聖人無可奈何,隻能是讓燃燈做了過去佛,彌勒做了未來佛,讓截教的大弟子做了現在佛,這就是太清聖人的手段,讓人不寒而栗。
現在何嘗不是如此。眼前的這位皇帝陛下搶了李氏的江山,卻太平無事,同樣出身人教的蜀山劍派是他的堅定支持者,不就是一個證明嗎?
西行之路,劫難無數,每個搭救玄奘的人,隻要不死都能獲得功德。三界各大勢力,玄門、天庭、佛門等等都插手其中,都想想在裡麵分上一點功德,楊廣若是插手此事,那就說明其他的勢力,或者哪路神仙的功德就少了,甚至是沒有了。
作為佛門東進的執行者,菩薩心中有些為難,可是偏偏不能明說,這很被動。所以麵對楊廣的詢問,隻能是應下來。
西行之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她就不相信楊廣能搶的過那些大神通之人,功德難尋,那些神仙們恐怕是不會讓到手的功德飛掉的。
楊廣隻是露出一絲笑容,西行的功德多嗎?或許很多,但楊廣還真的看不上,接受了這樣的功德,實際上就是與佛門結下了因果。
修行中人,最不喜歡的就是因果,欠了彆人的人情,總是要還的,尤其是佛門大劫在即,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想要還佛門的人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菩薩,上次和您說的那件事情,不知道菩薩可有安排?”楊廣忽然詢問道。
佛門和玄門雖然有些問題,但和那些魔門就更差了,魔門會要人性命的,這才是楊廣最擔心的事情。
菩薩搖搖頭,說道:“陛下,數萬年來,也不知道有多少修士從歸墟中得到法寶,在漫長的歲月中,那些法寶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更換主人,很難找到哪些人得到法寶了。”
“魔族最擅長的就是隱匿,若是從這方麵都難找到蹤跡,我們想要徹底的消滅魔族就很困難了。”楊廣搖頭說道。
雖然是佛門大劫,但三界之中,又有誰能逃脫呢?連天庭都不能幸免,掌控南瞻部洲的大隋同樣是難逃魔族的進攻。
“魔族是不敢進攻的,陛下不必擔心。”菩薩寬慰道。
“但願如此吧!”楊廣見觀世音菩薩並不相信自己的話,心中歎了口氣,恐怕不僅僅是觀世音菩薩,三界之中,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的。
鴻鈞道祖以身合道,聖人教化三界,諸天清靈,天庭監察天下,魔族根本就沒有藏身的地方,歸墟就算有魔族出沒又能如何,數萬年過去了,歸墟仍然是歸墟,並沒有任何魔族從歸墟中逃出來。
這個時候佛門最重要的還是東進之事,魔族是整個三界的事情,出了事情,也是大家一起扛。而且,菩薩並不相信魔族能抵擋佛門眾多高手。
此刻,嶗山道宮,天師殿中,許從看著麵前的幾具屍體,麵色凝重,偌大的嶗山道宮,一夜之間,就死了四名弟子,而且都是精血被吸乾而死,這正是魔門手段。
“師兄,這種手段詭異的很,恐怕非正道所有,屍體上也沒有妖氣和邪氣,想來也不是妖族和邪教所為。”長老姚兵麵色很差。嶗山道宮山門緊閉,莫名其妙的死了四個弟子,隻能說明凶手是在內部,一旦消息傳出去,道宮內必定會引起一陣恐慌。
“我嶗山道宮乃是名門正派,門中的弟子也是精挑細選的,怎麼可能有人修煉魔功呢?”許從忍不住說道:“魔門乃是三界公敵,連冥河老祖現在都躲在血海之中不敢出來,我嶗山道宮怎麼可能有魔門中人呢?”許從大聲咆哮道。
可惜的是,無人回答他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