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分析過軍報後,那堅毅的麵龐上閃過一絲決然,果斷命令中央警衛第一團,在第一軍火槍師的配合下,向著馬成被圍困的區域展開迅猛攻擊。
與此同時,人民軍第一、第四、第五軍所部,會同蒙古第二軍以及工程兵第三軍,也在同一時刻展開戰略佯動。
火炮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士兵們的呐喊此起彼伏,營造出一副大決戰的假象,令清軍一時之間難以分辨虛實。
在長達三晝夜的試探性進攻後,馬超憑借著敏銳的軍事洞察力,終於從清軍的反應與戰鬥細節中,摸清了敵軍的兵力部署情況。
他的眼眸在燭光映照下閃爍著光芒,正俯身仔細審視著地圖,用筆勾勒出清軍防禦的薄弱地點。
“依我推斷,皇太極和他的八旗軍主力,應該駐紮在北方的明安牧場一帶。
妄圖等待我軍師老兵疲之時,又或是在戰況陷入極度緊急的關頭,突然從北方發動襲擊,給我軍來一個措手不及的意外打擊。
張北鎮內的清軍兵力,約摸有三萬人,其中有兩萬配備新式弓弩的漢軍。
另有九千滿蒙重甲火槍兵,他們身披重甲,手持火槍,火力與防禦力兼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武備力量。
其中還有一支隱藏在暗中的倭寇部隊,估計人數約有一千人,全部裝備了新式火槍火炮,目前還沒有成建製在戰場出現過。
被圍困的騎兵先鋒師,以及中央警衛第四團的陣地,頑強抵禦住了敵軍幾日圍攻,未曾被清軍攻破。
隻是因為隨軍信鴿已經全部用儘,軍情無法傳遞出來。
我們暫時無法知曉馬成將軍的具體位置,也難以確切掌握敵我雙方,在那片區域的兵力部署情況。
在張北鎮南側,約有兩萬蒙古部隊負責防禦,不過這些蒙古部隊來源複雜,各個部落之間互不統屬。
兵種以重甲騎兵和輕騎兵為主,缺乏有效的協同作戰能力,故而其戰鬥力十分低下,難以對我軍構成重大威脅。”
伊寶忠神色凝重德站在軍事地圖旁,手中的指揮棒在地圖上移動比劃著,向馬超和一眾人民軍團以上軍官,詳細講解著戰場上的每一處細節。
眾人皆全神貫注的聆聽著,時而皺眉思索,時而點頭交流,每個人都深知這一場戰役的勝負,將關乎著無數人的命運與未來。
馬超神色冷峻,在聽完伊寶忠的彙報講解後,他當即就走到軍事地圖旁,伸手指向北方的太仆寺,沉聲說道;
“既然知道皇太極正在明安牧場蟄伏,此刻絕非猶豫之際。
即刻調派人民軍第四軍、蒙古騎兵第二軍、中央警衛第一團,火速趕往北側戰場,協同作戰。
務必要使皇太極如芒在背,深切感受一種迫在眉睫的危險。不得不改變作戰預謀,或者是集結兵力,與我軍決一死戰。
張北鎮南側的作戰部隊,全部有序撤回原防禦陣地,給清軍造成一種,我人民軍正在集結優勢兵力,準備大舉北上的假象。
中央警衛第二、第三團集結待命。待張北鎮的清軍被成功調動,陣腳亂起來時,便由南側向清軍展開迅猛打擊。
在全力救援被圍困部隊的過程中,那一千倭寇軍隊,也絕不能讓其有絲毫逃竄之機。
哪怕要付出慘重代價,哪怕是暫緩救援被圍困部隊,哪怕是你們兩個團的編製被打光了,朕也在所不惜。
朕要讓那些倭寇明白一個道理:這華夏大地,是我中華民族的根基所在,此間之事,隻能由我華夏民族自己主宰乾坤。
他們不過是跳梁小醜,還妄圖在此指手畫腳,簡直是在癡心妄想。
朕之所言,諸位可都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