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超率領數萬大軍,一路匆匆趕到巴爾喀什湖的時候,第一軍團已經結束了這裡的戰鬥。
士兵們正悠閒的喝著馬奶酒,吃著繳獲到的牛羊,已經休整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做好了繼續戰鬥的準備。
經過一番深入的局勢分析後,馬超同意了伊寶忠兵分三路的作戰計劃,希望以此來加快西征作戰的節奏。
他命令一支特戰旅北上,配合巴特爾與良泰率領的蒙古軍團,清剿西伯利亞平原上的反抗勢力。
劉佳的第五軍團,將從這裡分兵西南,向還在觀望憂慮的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發起攻擊。
馬超將親率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四軍團、特戰旅、警衛團、黃埔軍校教導團、工程兵軍團繞過巴爾喀什湖,繼續向哈薩克草原縱深推進,緩慢追擊逃竄的哈薩克和漠西蒙古潰軍。
馬超為何會命令中路軍,緩慢追擊潰逃敵軍呢?
這是因為他希望潰軍能有時間,將中亞地區的反抗勢力集結在一起,最好是能給俄羅斯軍隊來援騰出時間。
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上,減輕南北兩支人民軍的作戰壓力,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由南北兩個方向迂回包抄敵軍。
這個戰略大包圍的作戰計劃,馬超和一眾將領經過深思熟慮後,最後將時間設定為兩個月,爭取在入冬前結束這裡的戰事。
徐小虎和伊寶忠在中亞作戰多年,不但了解自己的敵人,也很了解中亞地區的地理環境。
在選定最終決戰地點時,兩人的手指同時指向了鹹海湖北部,一塊約上百平方公裡的區域內。
開元二年八月,金風瑟瑟,鹹海之畔戰雲密布。
人民軍憑借著一係列戰術佯動,成功將中亞地區的所有反抗勢力,引至鹹海湖西北部地區。
一時間,雙方大軍在近百裡的漫長戰線上列陣對峙,就猶如兩條巨龍相互凝視,一場二十多萬人參與的大型會戰,一觸即發。
在人民軍的軍帳之內,氣氛同樣緊張而壓抑。
馬超、蔡昌軍、伊寶忠、徐小虎、梁江濤、馬成等一眾將領,都麵色凝重的圍在一個巨大的沙盤地圖旁,討論著戰術謀劃。
此時,由於通訊和交通手段的原始落後,給人民軍的指揮決策帶來了諸多不便。
馬超眉頭緊鎖,牽掛著南北兩路大軍的情況,心中不禁暗自歎息:
“若在這個時代,人民軍如果能擁有電話、電報、飛機,那該是何等的便利!
前幾年自己在忠烈祠中清修時,怎麼就未曾料到會有今日困境,早早就去鑽研那些東西呢?”
就在馬超沉浸於胡思亂想時,伊寶忠那洪亮的聲音陡然響起,打破了他的發呆狀態。
“皇上,人民軍在這上百裡的戰線上與敵軍對峙,此等情形是否太過冒險了些?”
“你可是在說通訊指揮之事?”馬超迅速回過神來,反問道。
“陛下聖明,臣正是此意。
人民軍對這裡的地理環境不熟悉,之前慣用的信鴿、飛鷹、通訊犬等手段皆無法投入使用。
反觀對麵敵軍,他們都是長期生活在這一帶的土著,對周邊地理環境了如指掌,能夠自如的運用飛鷹傳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