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寶忠、徐小虎、蔡昌軍等將領,在聽完馬超那一番講述後,臉上不禁都浮現崇拜之色。
在他們的心底,一個強烈而又相同的念頭油然而生:
“校長,實乃神人也!知識淵博非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如此錯綜複雜、混亂不堪的戰事中,竟能憑借些許蛛絲馬跡,就洞察到倭寇參戰的原因所在,並且還能迅速的想出解決方案,實在是令人欽佩。”
他們望向馬超的眼神中,滿是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臣子對皇帝的忠誠。
仿佛隻要有馬超在,這戰場上的重重困難就都會迎刃而解,人民軍必將在這場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即刻傳令兩翼陣地的將領,各自集結一個騎兵團、一個火槍兵團、一個工程兵團。
明日卯時,準時向敵軍前線發起突然打擊,搶占有利地勢,迅速修築起防禦工事。
要讓敵軍也變得忙碌起來,不能再整日悠閒的騎馬看景,無所事事的消磨時光。”
伊寶忠見馬超同意主動出擊,采取牽製敵軍的戰略,便開口問道:
“皇上,依臣之見,是否將第一軍團的騎兵調往左翼,與反擊部隊協同作戰?
如此一來,便可將敵軍的注意力牢牢吸引過去,使其無暇顧及其他方麵。”
馬超微微皺眉,稍作思慮後,回答道:
“伊司令,倘若前線指揮將領在突襲中,掌握不好打擊的力度和節奏。
極有可能會導致敵軍發生潰敗,迫不得已收縮防線,從而與我軍提前展開決戰。
而我之所以要擺下這個一字長蛇陣,目的就是要讓敵軍分散後安靜下來,為南北兩線部隊順利完成戰略合圍任務,多爭取一些時間。
一旦提前決戰,局勢將變得難以掌控,人民軍即是獲勝,也將會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
如果對麵的敵軍潰逃,那人民軍是繼續向西追擊,還是對敵人有生力量的逃跑置之不理,使中亞地區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蔡昌軍也認為在目前的對峙態勢下,人民軍不可采取大軍團作戰,以防發生意外變化。就說道:
“在目前這種對峙的態勢下,如果貿然采用大軍團作戰策略,極易引發意想不到的重大變故。
參謀部支持皇上的安排,隻派出少量軍隊去爭奪有利地勢,以此來牽製敵軍。”
“讓騎兵部隊在二線安心休整吧!待到敵軍戰敗潰逃時,我還指望他們能發揮騎兵優勢,多抓捕一些俘虜呢!
你們都即刻返回各自的指揮崗位,沒有我的軍令,絕不可輕舉妄動,一切都要按照既定的戰略部署行事。”
如今戰局緊迫,形勢逼人,馬超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將關乎著萬千將士的生死,以及戰爭的勝負走向,所以他並不想輕易改變現有的對敵策略。
至於戰事將會如何發展演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隨機應變了。
五日後,良泰與巴特爾率領的兩萬蒙古軍團,終於沿著烏拉爾山東巒,走出了茫茫無際的叢林,出現在了人民軍斥候的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