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選拔定在三天之後進行,有誌成為聖門高層的高手們紛紛從各地趕了回來。
經過初步篩選,獲得參加內部選拔資格的一共有24人。
其中包括若何大師、五行使、八方使、各堂正副堂主。
從這24人當中,將選出左右光明使和四大護法共6名高層。
預賽的方式是自由挑戰。
任何一名選手都可以隨意挑戰其他人,但不可重複挑戰同一個人。
而當一名選手累積三場勝利,就可以晉級複賽。
反之,選手若是輸滿三場,則直接淘汰。
其他人不準再挑戰晉級和淘汰選手。
這個賽製其實是有貓膩的,毒護法和水護法可以通過安排部分人送人頭的方法,保守幾名主力進複賽。
而若何大師作為外來戶,同時又是水護法的新“姘頭”,從一開始就是被挑戰的熱門人選。
結果大家都還沒回過神來時,何洛就已經豪取三連勝,率先進入複賽。
不得不說,聖門確實式微,23名選手當中,就沒有幾個頂尖高手。
何洛遇到的三個都是普通的一流高手,根本經不起他一套技能連招。
打這些人除了浪費體力之外,並不能幫助他提升“十八般武藝”的完成度。
不過因為是實戰,對於技能肌肉記憶的提升還是非常有效的。
也就是說,消耗同樣的體力和精力,通過實戰獲得的肌肉記憶是訓練的好幾倍,性價比非常高。
何洛巴不得再多打幾場。
他甚至主動找那些已經被淘汰的聖門高手切磋武功。
問題是這會兒大家已經清醒過來,認識到“十八臂準提”若何大師的強大,誰願意送上門去給他虐菜。
至於那些已經晉級的,都在養精蓄銳,而且將他視為競爭對手,更加不可能提前與他切磋。
何洛無奈地坐在一旁看戲,順便練一練“易筋經”和“洗髓經”。
這時候,大家都已經認定,這位來自少林的血衣僧若何就是個武癡。
每天看到他,不是在練功,就是在切磋,要不然就是在去練功和切磋的路上。
經過一天時間的大亂鬥,12名晉級複賽的選手產生了。
除了何洛之外,五行使占了3個名額,八方使則是5個,剩下3個名額則由10名正副堂主瓜分了。
進入複賽階段,12名選手將根據之前的勝率來排名,然後以勝率首位對末位這樣的對稱布局,進行捉對廝殺。
勝利的一方進入勝者組,失敗的一方為敗者組。
敗者組還能複活一人,挑戰勝者組。
由此產生的6強,基本上就是聖門的6位高層。
對於這個安排,何洛是不滿意的,他更希望像昨天那樣自由挑戰。
因為他以三戰全勝的百分百勝率,位居預賽第一,勢必隻能跟預賽第12名打一場,然後就進決賽了。
可是他最想切磋的,卻是來自五行八方使裡頭的三名頂尖高手。
這三名頂尖高手都是在最近10年內才崛起的,即便是按照聖教主的標準,他們也已經夠資格成為聖門高層。
隻不過因為何洛的“正直”,他們才不得不參與公平競爭。
對何洛來說,擊敗這三人,就有機會獲得“十八臂武藝”的3個完成度。
看來隻能在下午的決賽上找機會了。
複賽第一場,何洛對陣一名副堂主,贏得毫無懸念。
他隻打出技能三連擊,對方就直接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