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齊歸魯地:為什麼齊國要將汶陽之田歸還給魯國?_春秋魯國風雲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春秋魯國風雲 > 第508章 齊歸魯地:為什麼齊國要將汶陽之田歸還給魯國?

第508章 齊歸魯地:為什麼齊國要將汶陽之田歸還給魯國?(1 / 1)

齊景公對孔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終於再次後悔當年自己不重用孔子。

誰說禮這個東西沒用?關鍵是要看誰在用!

看看孔子,治理中都,中都大治;官至司空,從無怠政;行攝相事,在夾穀盟會中,有禮有理有力有節,維護了國家形象!

想起齊桓公時代,齊國何以成霸?

並非僅僅是齊國國富兵強,最重要的是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的核心,就在於維護周禮!

自己想要成為先祖齊桓公那樣的霸主,難道可以拋棄禮儀單憑武力就可以征服世界?

且不說晉國、吳國、楚國、秦國等軍事強國會不會服自己,單單是魯國,百餘年來,齊國對魯國可謂三天兩頭要討伐一把,但最終魯國服了嗎?

如今,孔子為魯國卿相,雖然剛入卿,朝中大權主要的還是被三桓把控。但魯國的三桓,如今也是強弩之末,否則也不可能被陽虎這樣的家臣給弄得雞飛狗跳。

看看夾穀盟會現場,上至魯侯,下至魯國大夫及隨行的軍士,哪個不對孔子恭敬服從?

看來,孔子在魯國必將崛起!

魯國的政壇將要改庭換柱了。

齊國如果真想牢牢將魯國納入到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同盟圈內,那就必須要做讓孔子高興的事。

孔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必須成為齊國與魯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考量!

齊景公一直將自己的治國理政與先祖齊桓公相比,他突然又想起齊桓公時代,與魯國在柯地會盟,當時齊桓公被魯國大夫曹沫以刀相逼,但最終齊桓公沒有挾怒報複,反而答應了曹沫提出的歸還汶陽之田的要求。

不但如此,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還實施了“返鄰侵地”政策,將通過武力奪取的中原列國諸侯的土地儘數歸還!

這一招,使齊國迅速得到了列國諸侯的擁護,齊桓公的博大胸襟也被曆史所記錄,齊國霸業蒸蒸日上。

先祖等此胸襟,才造就不世霸業。

寡人難道還不好好學習並踐行之?

齊景公決心已下,立即召集了齊國高級領導乾部會議,對眾公卿大夫道“齊、魯兩國既已結盟,寡人決定,即日起歸還原屬魯國的汶陽之田,以及鄆、讙、龜、陰等四邑!”

群臣均默不作聲,有一個家夥想說兩句,齊景公不耐煩道“大家如果還有異議,那就去看看桓管時代是怎麼做的吧。”

得,這樣的理由搬出來,比泰山還高。

於是,魯定公和孔子剛回到魯國,齊國就派人送來了超級豪華大禮歸還原齊國侵占魯國的汶陽之田,以及鄆、讙、龜、陰等四邑!

齊國使臣還轉達了齊景公對孔子的高度讚揚,因高度太高,史官一時也不敢記錄。

整個魯國轟動了!

為了這些城邑和土地,尤其是汶陽之田,那是糾纏在齊國和魯國之間的矛盾焦點。不知多少回了,齊魯關係惡化,齊國占領汶陽之田,然後齊魯關係修複,齊國歸還汶陽之田。

來來回回折騰著,汶水一帶的百姓,都不知道自己的國籍換了多少次。

如今,齊國霸業略見雛形,而魯國國力衰落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齊國居然歸還了汶陽之田!

這是誰的功勞?

行攝相事、卿大夫、大司寇孔夫子的功勞!

孔子取得了從政事業上的最偉大成就,幫助魯國獲得了巨大的國家利益!

三桓也震驚了,孔夫子確實有很多把刷子一位擁有眾多學生的成功教育家,一位勝任地方治理的成功改革家,一位能為國家爭取巨大利益的成功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顆光輝奪目的政治新星,在春秋江湖冉冉升起!

這樣的人,可堪大用!

季孫斯終於要為自己的季氏家業考慮使用孔子了,是的,季氏家族最大的麻煩並未解決,那便是盤踞在費邑的公山不狃!

魯國卿級班子會議上,喜氣洋洋,在季孫斯的主導下,魯定公厚賞了孔子。當然,也是在季孫斯的主導下,魯定公沒有給予孔子以土地封賞。

除了土地,其他的都可以賞賜。

孔子並沒有計較,雖然孔子也渴求得到屬於自己的城邑,這才是一個大夫級彆的領導乾部應有的樣子。

但孔子很清楚,整個魯國的地盤已經被劃分給三桓了。連剛剛回歸魯國的汶陽之田以及鄆、讙、龜、陰等四邑,原本就屬於這三大家族的。

季孫斯帶了一大堆禮物去見孔子,他這一次下定了決心,務必要孔子幫助季氏家族解決費邑問題。

如果費邑問題得到解決,那季氏家族就從中劃出一個城邑,讓國君賞賜給孔子。

孔子這些天非常高興,甚至內心都有些得意,當然也不象當年魯昭公被迫流亡時那樣的反感。見季孫斯主動前來示好,當然熱情款待。

孔子當然也知道季孫斯的來意,關於費邑問題,孔子雖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孔子需要一個最佳的時機。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軍旅:讓你報道,你順手抓通緝犯 婚內戀情 純白 長生不死,從洞天福地開始 匹馬戍梁州之挽南傳 無敵劍尊:低調的王者 快穿,給深情男主一個家 魂穿史文恭,開局不去曾頭市 痞子戰神王雨軒 奔騰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