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孔子到了衛國,衛國國君衛靈公的第一反應是熱烈歡迎。
他甚至想著要對孔子委以重任。畢竟,孔子在魯國表現出了超強的治國理政能力。
再加上,賢大夫顏濁鄒和蘧伯玉都大力推薦,連衛靈公最寵愛的夫人南子都認為,至少國君應該見見那位名滿天下的孔老夫子。
也就是說,重用孔子,那主要是衛靈公和南子方麵的意思。
那對衛國世子蒯聵來講就不妙了。
本來,以蒯聵為首的勢力與以衛靈公為首的勢力還算平衡,尤其是隻要乾掉了南子,那朝中眾臣都將會在現實與將來的考量中好好掂量,最終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蒯聵。
現在,衛國憑空來了一個牛人,一個名滿列國諸侯的牛人,那個魯國孔老夫子,據說門下弟子甚賢者眾,人人都有出將為相的才能。
以孔子為首的這些人,如果都在衛國出仕,必將打破衛國目前的權力平衡。
任用孔子這樣的大事,衛靈公當然不能獨斷專行,至少在形式上也得有一個朝議。
朝會上,衛國大夫顏濁鄒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隆重介紹了孔子,帶著對孔子的無比尊重和敬仰。
當然,此時的孔子並未在衛國朝堂。
孔子的身份,此時充其量也隻是一位外籍遊學人士。
但孔子的魯國取得的從政業績,以及他名滿天下的資本,絲毫不影響他在衛靈公心中的地位。
衛靈公決定任用孔子為衛國大夫,甚至衛國卿大夫。
衛靈公很清楚,彆看衛國如今政壇貌似穩定,但實則暗潮洶湧。
衛靈公需要重新架設衛國政壇格局,孔子及其帶來的幾位弟子,都可以在衛國出仕,成為衛靈公的倚重力量。
而且,他最信任的衛國賢大夫、曆經多朝的元老祝佗已經正式向他推薦過了孔夫子。
當時,衛靈公就向祝佗表示,如果孔夫子願意在衛國出仕,那至少擔任衛國大夫。
看朝會的情況,如果一切順利,那直接任命孔夫子為衛國卿大夫。
在整個春秋江湖亂成一鍋粥的當今,衛國需要作好戰爭的準備。衛國並不缺乏血性勇士,但衛國真的缺乏各類人才。
今日的朝會,無非是走走過場而已。
顏濁鄒介紹完了孔子,繼續道“主公,如今孔夫子暫居臣之府上已有月餘。這些天,臣觀夫子及其弟子,聽其評點列國及局勢,為孔夫子的道德學問深深折服。其弟子亦悉數人中龍鳳,若主公啟用之,必有大益於主公。”
顏濁鄒說完,退入班列。
朝堂上一片靜寂。
衛靈公皺皺眉,見無人出班進言,突然貌似自言自語道“不知孔夫子在魯國的俸?幾何?”
大夫祝佗出班道“據臣所知,孔夫子在魯國為大司寇、行攝相事,食俸乃魯國卿大夫標準。”
衛靈公點點頭。他很欣賞祝佗,這是一位賢大夫,為人剛直,德行高尚。
衛靈公故意問孔子在魯國的俸?情況,目的就是強調孔子本就是魯國的卿大夫,到了衛國出仕,當然也應該任命為卿大夫。
祝佗也對孔子非常欣賞,所以出班答話,將衛靈公的意思給順了下去。
祝佗繼續道“主公,孔夫子乃當今之聖人,致力於推行教化,以周禮興天下。夫子在魯時,名可謂盛,祿可謂厚,今辭司寇之官來衛,老臣以為非求名祿,而為仁道行也。
魯、衛乃兄弟之國,老臣觀孔夫子在魯施政,數年而魯國大治。如果孔夫子在衛推行禮教,勢必興衛。
更何況,夫子門下,英才輩出,如子淵,道德學問均稱楷模,追求學問不知厭倦,行不貳過,安貧樂道,乃夫子門下第一高徒,是當今除夫子以下第一人。
如子路,不畏強暴,不欺弱寡,出言循性,擅長政事,兼能治軍,曾任魯國季氏家宰,足可任用大夫之職。
如子有,敬老近禮,恤幼近惠,好學多智,辦事謹慎,履職勤勉,亦曾任魯國季氏家臣。
如仲弓,純孝性成,德行無虧,不憂貧,不遷怒,不念舊惡。如子華,飽讀詩書,通達好禮,篤雅有節。如子我,利口善辯,機智過人,見解獨道。
此外還有子張、有若、南宮、公冶長等等,各具本事,入則可輔佐國君,出則可遊說列國,德行文采均可傳世,治軍打仗可馳騁疆場,皆具先賢之風,乃治國良相,或三國統帥。
今天降福佑於主公,讓衛國一下得到此等人才,主公欲興國強兵,反抗暴晉,臣請求主公儘快召孔夫子入朝,並任命其門下弟子,這事老臣以為勿需要猶豫也。”
衛靈公大喜,正欲宣布對孔子的任命,突然有一人出班道“主公,臣有一言,不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