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終極是大道。
而人修道的終極是尋求成仙。
如果成仙即是大道,連公孫景都會為了一種執著,而放棄成仙。
我又算得了什麼?
更何況我沒有公孫景的大愛和大義,我隻有小愛和小義。
“心不死,則道不生。”
我喃喃念道:“我經曆了這麼多,內心卻還有執著,我認為這何嘗不是一種順其自然?我執著是順其自然,心死也是順其自然,既然都是順其自然,我也並沒有脫離道。”
“七情六欲是人類特有的**,如果大道認為七情六欲是不好的,它就不應該讓人類有七情六欲,如果大道認為不應該有人類,那人類本身就不應該存在。”
“既然都在大道認可的範圍之內,即便是小道,也有其存在的道理。”
“小道也是大道的一環,我又誕生於小道,如果脫離不了小道,我就堅守在這小道上麵,何苦非要去尋求大道。”
祖師爺說道:“看來你看得很通透,你這個思維還是比較敏捷,那你在害怕什麼?”
我搖搖頭:“小道始終有執著,我的確不甘心就這麼死了,但我如果真的改變不了結局,我也認命,因為我沒有辦法去改變大道給我的命運,我放棄了大道,怨不得天,也由不得人。”
我既然做不到心不死則道不生,該有這種結局,又能怎麼辦。
祖師爺點點頭:“你放棄了大道,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但小道也有其道理,不過你真的領悟了小道嗎?”
既然祖師爺這麼問,我肯定是沒有領悟。
於是我搖頭:“請祖師爺賜教。”
祖師爺說道:“道德經以‘德經’在前,開篇第一章講的就是小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厚禮。”
“老子說的上德是不會刻意作為的德,是因為本應如此,是按照道的規律來發生的,德是什麼?是世人追求道的過程中,心中形成的那個混沌的雛形,這個形態就叫做德,雖然人們沒有達到‘道’的境界,但已經具備了道的混沌特征。”
說著,祖師爺給我舉了一個例:“比如你覺得天空很美,但你說不清楚它為什麼美,因為天空的美不需要你來描述,它本身就很美,這就是上德。”
“可如果你非要來形容它,雖然經過你的描述,天空還是很美,但已經落了下德。”
“再比如庖丁解牛的故事,如果庖丁解牛的時候,刻意去想著每個步驟是否標準,那就落了下德,但當庖丁不去刻意回憶每個環節是否標準,落刀是否完美,而是一氣嗬成,行雲流水將牛分解好,那就是上德。”
“如果上德和下德都做不到,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去追求‘仁’了。”
“大部分的人類,天生就有惻隱之心,正是這種惻隱之心,讓人類天生就擁有‘仁’。”
“可是人類之中,又天生就有一群不忠不信的人,迫不得已,我們隻能用‘禮’來約束他們,所以‘禮’是亂之首,到了‘禮’就已經開始亂了,‘禮’就是亂的標誌,而不是有了禮才會亂。”
“因此‘道德仁義禮智信’,就是一步一步地妥協,退而求其次的過程,這就是小道的變化規律。”
說完,祖師爺看著我:“你,懂了嗎?”
我像是上課被老師抽問的學生,恍惚之間好像恍然大悟,可卻說不出一二三出來,隻能弱弱地回答道:“我……依稀懂了。”
祖師爺問道:“之前我送過你一塊玉佩,你戴在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