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地上涼。”朱長安並未答應也沒有直接拒絕。
朱允炆看著他沒有起身而是繼續說道:“求皇兄成全。”
朱長安看著麵前這個比自己小了六歲的異母弟弟沉默半晌不知道說些什麼。
朱允炆見他這樣的表情就知道此事並非不能商量於是又道:“皇兄若不答應我便長跪不起。”
“你何必這般作態。”朱長安歎了一口氣。
朱允炆見他鬆口心裡鬆了一口氣隨後連忙說道:“隻要皇兄答應允炆怎麼作態都成。”
“說的什麼怪話。”
他伸手摸了摸朱允炆的腦袋有種說不出來的不真切的感覺,好像對方一下子就從那一小團長大了:“你想去日本呂次妃知道嗎?”
朱允炆聞言搖了搖頭:“此事還沒有和小娘說,允炆想先求皇兄應允再做打算。”
“那要不你先和她商量商量,畢竟她是你母妃......”
朱允炆見狀連忙打斷他:“皇兄我意已決,況且我已長大成人,此事不需要和母妃商量我可以自己做主。”
“......”朱長安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說。
說實在的聽對方說完後他並不感動,甚至第一時間懷疑是不是直屬他的錦衣衛裡有人出了問題,是不是有人將日本有銀礦的消息傳給了他。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他最開始找的借口是不臣,洪武年間日本甚至還殺了使臣,有道是九世之仇猶可報,以此為借口討伐不臣剛剛好。
至於銀礦的事情他還沒有和錦衣衛指揮使說過,所以不存在泄密這個問題。
況且呂次妃怎麼可能有本事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和錦衣衛交好,最近真是的,總是對這些事情保持懷疑,大概是他想的太多了職業病又犯了。
雖然不管朱允炆是因為什麼想要去日本,他都打算成全他,但他還是提出讓朱允炆先和呂次妃商量一下,在過年前他都可以反悔,免得對方隻是腦袋一熱一時義氣用事轉過頭來又後悔。
“允炆知道了,多謝皇兄。”
朱允炆聽對方這樣說也沒拒絕,很聽話的應下,並且起身向朱長安行了個禮。
隨後兩人又聊了一會兒便讓朱允炆離開了。
東宮。
此時已是酉時,宮人掌燈,夜色漸深。
呂瑾看著剛從外麵進來的兒子第一時間便對他噓寒問暖,又給他倒了一杯熱茶讓他暖暖身子,隨後讓宮人將早已準備好的吃食端過來。
“餓了吧,快來吃些東西。”呂瑾一邊說著一邊給他夾了菜。
“謝謝母妃(???′?`???)。”
朱允炆吃著呂瑾夾的菜,想著明年走了就很難吃到了,便覺今天這菜格外香甜。
呂瑾見他吃的香甜也露出了笑容:“你若是喜歡母妃再讓人給你做。”說著又給他盛了一碗湯。
“多謝母妃,孩兒已經吃飽了。”
朱允炆接過湯喝了幾口搖搖頭表示不用了。
呂瑾見他這樣說也沒再勸,而是讓人將飯菜撤下去:“今日怎麼回來的這般晚?可是陛下留你說話?”
“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我向皇兄提了一件事,皇兄說讓我過年前和母妃商量商量。”朱允炆說道。
呂瑾聞言心裡有些好奇:“哦,何事?”
朱允炆笑了笑溫聲細語:“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畢竟還沒公布出去所以還請母妃屏退左右。”
呂瑾聽兒子這樣說也沒多想,連忙讓宮人都退了出去:“好了,現在可以說了吧。”
“嗯。”朱允炆點了點頭:“其實就是年後皇兄要討伐日本的事情。”
呂瑾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可是陛下讓你隨軍,刀劍無眼的要我說你就挑個和允熥近些的封地一塊去就藩好了,這樣你倆也好互相照應。”
“母妃英明。”
“不過我並不想和允熥一起。”
說著朱允炆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朝著呂瑾行了個大禮:“孩兒已向皇兄請命就藩日本。”
呂瑾聞言愣住了:“你說什麼?”她難以置信的看著他:“你可知日本在哪,有多遠?”
“我知道。”
朱允炆點點頭:“日本在東海之東,路途遙遠,其人好鬥且不知禮數,是個蠻夷之地。”
“既然你都知道,那為何還要去?”
“你是瘋了嗎?”
呂瑾不解:“你可知去了那裡意味著什麼?”
“孩兒知道。”朱允炆認真的看著她溫柔的說道:“此去日本若能一勞永逸解決倭寇之患讓中原大地不受海寇侵擾,皇兄便能好好的安心養民。”
“孩兒不才卻也願為皇兄做些什麼,為大明開疆拓土,若能教化倭人使他們改邪歸正,讓其沐浴我中原文化,傳播禮儀教化。”
“孩兒此去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況且隻要我等能以王化之,二十年之後便隻有明人沒有倭人了。”
呂瑾聽著他的話不知為何隻覺得胸口發悶,她定了定神沉聲道:“我不同意。”
“母妃。”朱允炆還想說什麼卻被呂瑾打斷。
“此事沒有商量的餘地,就算陛下同意我也不同意。”呂瑾直截了當的告訴朱允炆。
朱允炆見她態度強硬有些哭笑不得:“母妃我隻是來告訴你一聲不是來和你商量的。”
“你說什麼?”
呂瑾一聽這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好哇,合著我管不了你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