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禹國境內鹽資源也是很多的,在西南部山區,就有大量的鹵水,那裡也是禹國的重要食鹽產地,總產鹽量可以占到全國鹽總產量的兩成。
除此之外南部三州也是靠近海洋,而且氣候炎熱,也比較適合曬製海鹽。這裡的鹽產量可以達到禹國食鹽產量的三成。
除此之外,在禹國占地麵積最大的山地中,也還有很多的鹽礦存在,甚至在西部的高原上,傳說還有大量的鹽湖,可以說禹國的鹽資源其實並不比幽國差,至於比起武國那簡直就能用豐富來形容了。
可為什麼禹國每年還需要大量的從幽國購買食鹽。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麵
首先是井鹽,眾所周知這井鹽是要從地下打出鹽井,在將鹵水從井中打上來,然後在通過晾曬和熬煮的辦法提取食鹽。
彆的不說,光是打井一項,就要耗費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再加上井鹽大部分分布在山區,這裡地麵崎嶇不平,基本不可能實現大規模的曬鹽。
而采用熬煮的辦法,相對於大麵積曬鹽,效率自然低下。
至於鹽礦,那就更不用說了,開礦的難度可比打井熬鹽要大的多,而且想要從鹽礦中提取經驗需要的技術含量可是更高。
所以不管是開采難度,還是,提煉方法,比起海鹽來都要差很多。
其次就是海鹽。
海鹽的煉製方法其實很簡單,特彆是這個時代的粗鹽,那就是直接在海邊的灘塗上修建出大麵積的鹽田,然後將海水引入,之後就等著太陽暴曬,等到水分蒸發乾了,自然就出鹽了。
有人可能要問了,既然海鹽這麼容易,禹國南部也靠近海洋,禹國為什麼不大量生產海鹽。
這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其實最要就是地理因素。
幽國位於大陸東部,哪裡的地勢平坦,沿海附近的海岸線不僅長,而且坡度也非常緩,有著很多大麵積的平整灘塗,適合建設大規模的鹽田。
而禹國靠海的三州,海拔相對於幽國來說都比較高,海邊更是多山崖峭壁,隻在東南部有少許的平原灘塗。
當然這海邊絕壁之上,是有很多平坦的土地,而且南方三州在地理位置上也更靠南,常年日照充足,卻高溫。如果不是因為無法將海水運到山崖上,哪裡絕對比幽國的很多地方更適合曬鹽。
也正是因為地理因素複雜,技術難度要求高,所以禹國雖然也有大量的鹽類資源儲備,但是還是一直處於食鹽短缺的狀態。
因此秦有錢再知道清風村可以產鹽的第一反應,就是問得製鹽技術,而不是鹵水產量。
“成本啊!這個我還沒來得急算,至於產量,這個也不好說啊!”
秦有錢這一句話倒是把秦風給問住了。
首先關於成本的問題,他上次製鹽也隻是小規模的嘗試,基本上是不計成本的。而如果要大規模生產,自然是規模越大每斤鹽的成本越低。
而產量更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三口大鍋能熬鹽,三十口大鍋也可以,300口3000口當然也行。
“額~~”
秦有錢聽完之後就有些無語了。
“感情你現在什麼都不知道就敢跟太子要鹽引啊!”
“嗬嗬,那個當時不是一興奮有些事就沒有考慮清楚嗎?”
秦風也是有些不好意思,隨後就簡單的說了一下他煉製精鹽的花費
“不過我們當時有了三口牛頭大鍋,熬煮了四個時辰,最後得到了30多斤精鹽。當然這其中還加了其他的一些材料。”
“你加的材料花費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