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當初的選擇可不少,鋒芒畢露的兒子比比皆是,韜光隱晦的也不少,甚至連確定不爭的都有好幾個。
總的來說,將近二十個兒子在爭。
那可真是群魔亂舞,腥風血雨,盛昌帝是吃夠了奪嫡的苦,才想著自己兒子奪嫡能控製就控製,讓外人都不懂的程度。
沒錯,是將近二十個兒子。
先皇的女兒並不多,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就那麼神奇,後宮生的幾乎全是兒子。
一個巴掌的女兒還讓先皇早早就定出去了,拉攏了權臣世家,也規劃好了路子,根本沒有餘力去爭權奪利。
所以,盛昌帝對公主爭位了解得不深,也沒有太大的防備。
這才有了大公主和二公主連自己婚姻都能算計成功。
何況,虞婔看來,因為太後,盛昌帝可能已經親手掐斷秦王的希望。
寧王通敵叛國,端王死。
剩下竟然就隻有老五和老六了。
再或者,老八還能算半個。
盛昌帝又不知道他能撐多久,萬一能撐到老八長大呢?
萬一其他兒子全被嘎了呢?
隻剩下老八,也就沒那麼考慮了。
畢竟,傳位給老八,盛昌帝還有一種選擇,駕崩的時候將德妃帶走,或者將霄國公一家打落塵埃。
這樣一來,現在不考慮老八的因素就不存在了。
當然,下手就得快準狠,會不會給老八帶來什麼心理陰影……不可控的。
看看,寧王就癲狂的出手這麼一次,留給盛昌帝的選擇就不多了。
盛昌帝再不下定決心,就怕他沒得選,相信盛昌帝現在已經深有體會,才這麼陰鬱的。
就說為什麼太後拚死都在算計盛昌帝,即便不讓盛昌帝傳位也要立儲給秦王?
因為大家的實力是差不多的,或者說,差距沒有大到能輕鬆將競爭對手按死的地步。
要付出精力和代價,手裡的東西和人,用一次消耗一次。
畢竟攢了這麼多年,也是會心疼,會舍不得的。
之所以之前大家都沒有大動,除了做給盛昌帝看之外,也是默契的想保留實力。
攢著攢著,就很可能爆發,出手來一發大的。
而一旦被立為太子,就會有很多天然的資源。
比如搖擺不定的那些朝臣。
再比如方方麵麵的供給,肯定身為太子和一般皇子是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是,按照乾宇的規則,身為太子,隻要皇帝同意是可以養一支軍隊的。
雖然有人數,這樣那樣的限製,可光明正大的養兵,有想法的誰會拒絕?
更何況,這種光明正大還體現在這支軍隊的軍費,百分之八十會由戶部承擔。
所以,秦王那麼希望能成為太子。
身為太子,勢力和發展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一旦皇帝出現什麼意外,太子上位就是名正言順的了。
平日裡,比如皇帝去行宮避暑,狩獵等等,太子也能名正言順的監過。
日常上朝,同樣能插手更多的國事。
太子和皇子接觸的層次就是全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