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就是那個圓。
道化圓為一,分陰陽為二,合並為三。
道為載體,使陰陽交泰,方可生化萬物,三生萬物便因此而來。
但萬物又有陰陽之分。
何謂陰陽?
陰陽無處不在!
天為陽,地為陰。
日為陽,月為陰。
男為陽,女為陰。
上為陽,下為陰。
前為陽,後為陰。
左為陽,右為陰。
對為陽,錯為陰……
無論事物怎樣轉變,陰陽也在轉變,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
陰陽交泰,滋生萬物,男女交合,生兒育陽相融,以道為源,乃三生萬物之道。
一為始,三為變,九為終。
九乃大道極數,至九而終,九後歸一。
因而天道忌滿,人道忌全,萬物沒有十全之美,為物必有一缺。
正是,天道不全,萬物有缺!
聶天看向九大星辰,想到了這個數字的深意,同時感悟道了其中的玄妙。
隻見九個大星行成的靈霧雲團,運轉不停,生生不息,變幻莫測,暗涵無窮大道。
聶天過目不忘,看著九星的變化,心中默念道術九秘,漸漸進入了空靈狀態。
道術九秘,乃道家九字真言,為無上法咒,可通天運,可化萬法。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聶天心中默頌九字真言,避之魔障,神識與大道相融,進入空靈,打開玄妙之門,參悟無窮天道。
何為道?
為何道?
道何為?
聶天正在打開一扇扇道門。
道,無始,無終,無形,無象。
道,沒有名字,沒有形態,沒有,沒有終點,飄渺虛無,不可見,不可觸,又無處不在。
是謂,眾妙之門,玄之又玄,不可說,不可名。
道,無情,無欲,無私。
天有道,地有道,人有道,萬物皆有道。
道雖無形,但可承載天地,造化萬物。無私無欲方使自然平衡!
轟隆隆!
聶天識海中,突然顯像出九個能量形成的光團,識海中如同出現了九個太陽,驅散了黑暗。
九個能量光團如同九扇大門,透發著仙光,能量形成雲霞的狀態,緩慢的旋轉,光輝霞瑞,夢幻玄奇,無法看透,像是一道道通往仙界的大門。
“道可道,非常道!”
一聲渾厚的聲音在聶天神識中響起,無法分辨是從哪個方向傳出來的。
隻見第一道光團,出現一陣能量波動,一個通道顯像出來。
確切來說,那並不是一個通道,而是打開了一個洞門。
那道門出現在光團中央,周圍的能量還在緩慢的旋轉著。
那座門中霞光流轉,並沒有奇特的景象,隻有一個高高的道台。
道台上空空如也,隱約中可以看到,一個老者騎著青牛漸漸遠去,隻留下一個虛淡的背影,緩緩消失。
聶天明白,這是他長期專研道德經,而出現的幻象。
他能夠在此時悟道,開啟了神識中的“道門”,與道德經有著莫大的因果關係。
聶天熟讀道家經典,其中以老子道德經為最,向世人清楚的闡述了天地大道,可謂功德無量,老子也被世人尊為道教之祖。
聶天知道,他剛才看到的那道消失的虛影,便是老子的幻象,也是他潛意識中的認知。
“多謝先聖為我引道!”
即便如此,識海中的聶天,還是向著那道消失的背影施禮。
“順成人,逆成仙,玄妙儘在顛倒間……”
不知是地上還是天上,突然又出現一道洪音,震的聶天耳膜發鼓。
聽到這句話,聶天居然下意識的想到了一個“神棍”。
那座開啟的道門之中,果然看到一個似道又如僧的胖和尚,身穿道袍,頸掛佛珠,老神在在的從遠處走來。
那人緩緩而來,盤坐在道台上,口中念念有詞。
“道無道,佛無佛,魔渡眾生離苦樂……”
正當聶天疑惑之時,那道僧已不見了蹤影。
接著,一個雄姿偉岸的中年男子,出現在那座道台上。
男子麵容嚴峻,高大雄偉,氣血如虹,目光如星海一般深邃,他黑發如瀑,身上幾處傷痕,仿佛經曆過一場大戰。
他一襲黑衫,負手而立,睥睨天下,仿佛一尊蓋世魔神。
隻見他目光轉向聶天,眼神深邃,喜怒不形於色。
聶天被他看著,有種天塌地陷的感覺,那股雄渾的氣勢,散發著如天地般的威壓。
隻聽他說道
“天道非天道,我道非我道,天道變,我道變……”
看著他投來的眼神,聶天心中出現一股莫名的觸動。
聶天不明白他所言何意,隻知道自己正在識海中悟道。
他認為,眼中所看到的,應該隻是神識之中的幻象,是潛意識的蘇發。
但是這個男子仿佛能夠看到他一般,並與他對話,這讓聶天萬分的不解。
“你……能看到我?”
看著男子的目光,聶天心中混亂不安,與他對視,一股莫名的情緒觸動著他的心頭。
然而,那男子並沒有任何回答,已經不見了身影,道台上空空如也,仿佛那人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
“是他,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