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臉上流露出些許寂寞,顯然是已經失去了繼續交談下去的興致。
李斯文微微皺起眉頭,略微思考後便明白了,太子這是會意錯了自己的意思,以為自己和那些亂臣賊子是一夥的!
再次開口,耐心解釋道“高明露出這番表情,難道是覺得某說的不對?其實太子並不像人們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反而是過得很痛苦,很壓抑?”
李承乾心裡一驚,沒想到這人的眼光已經變得這麼毒辣,一下子就看出了自己所想。
被人看透心思的感覺讓他不由的開始慌張,不自然的搖了搖頭想要否認,嘴唇微張,卻依舊選擇默不作聲。
李斯文心中了然,高明這不是不想理會自己,隻是選擇了用默認來回答自己的詢問。
“既然高明不想說,那就讓某來猜一猜。”
李斯文深吸一口氣,一邊盯著李承乾的神色,一邊試探的說道
“從高明的角度來看,你所承受的壓力小半是來自對你百般挑剔,不苟言笑的朝臣和老師。”
見李承乾神色陰沉少許,於是又道“另一方麵,是來自那幾個虎視眈眈,時刻覬覦你太子之位的手足兄弟,或許迫於陛下的威壓,他們會假心假意的與你和睦相處。”
“但實則,無時無刻不在謀劃著,要如何將你取而代之?”
見太子臉色愈發低沉,神情也越來越苦澀,李斯文便清楚的知道,自己說對了,但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點尚未提及
李斯文搖了搖頭,其實他並不想說的這麼明白,但也清楚,今天不把話說開,徹底將李承乾心裡的彆扭解開,他遲早會重蹈覆轍。
“但要說最令高明苦不堪言的,其實是李二陛下逐漸改變的態度?是他眼底裡不經流露出的失望和惋惜?”
李承乾嘴唇微微張啟,試圖為自己辯解一番,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他心中清楚得很,李斯文所言句句屬實,根本無從辯駁。無奈之下,他隻得是深深的歎息一聲,以此表示默認。
見此,李斯文也就明白,自己是全說中了旋即又拋出一個尖銳的問題
“那高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作為生父,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會對你逐漸失望;原本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親兄弟,會對你一再疏遠。”
“甚至是那些負責為你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也要對你百般苛責?”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這個令世人垂涎,夢寐以求的大寶之位!
李承乾緊咬牙關,恨恨的道“孤的老師一心想要把某,塑造成一位沒有任何私欲的千古聖君,借此流芳百世。”
“所以但凡孤的行為稍有不當之處,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直言諫言,毫不顧慮孤能否承受得住。”
“至於那些朝臣,無非是想借機更進一步,妄圖以站隊支持孤的方法,來效仿當今功勳卓越的幾位國公,希望能憑借所謂從龍之功,換得自己將來權傾朝野的地位!”
李斯文點頭又搖頭,那兩位大儒的名聲他也聽說過,想要將太子塑造成一代聖君的想法也沒錯,但目的應該不是流芳百世,要追求這個的話,他們早就達成了目標。
而高明看朝臣的想法更是偏激,是有圖謀從龍之功的臣子不假,但更多支持太子的臣子,乾脆就是性情保守,不願大唐因為奪嫡而衰敗。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聽聽高明心裡,到底是怎麼看待李二陛下的。
李承乾還在說道
“因為人心底的貪婪無窮無儘,總是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夠多,有了富貴就想要權利,手握重權後自然而然的就把目標瞄準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而孤的那幾個弟弟,若是想要登上大寶,成為九五至尊那第一步就是成為太子!”
“而父皇文成武就,銳意進取,自然也是希望某這個長子也能和他一樣,建立偉業成就一代賢名。”
“所以父皇就不假思索的將自己的標準套在了孤的身上,絲毫不考慮孤能不能承受得住如此沉重的期待。”
說到此處,李承乾心裡揪的慌。
儘管他很不情願承認這個事實,但其實心裡早就有了答案——自己與父皇在才能方麵存在著天壤之彆。
差距之大,就猶如點點螢火與煌煌大日,不可同日而語。
“這不僅是孤與父皇所處時代不同,經曆也不同的問題。”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某的先天資質遠不如父皇,所以在父皇看來踮踮腳尖的問題,對於孤來說,卻是難如登天。”
李承乾越說越急,聲音越來越激昂。
恨不得將這些年來,心裡積攢過多的所有消極情緒,一股腦的全都傾訴給眼前的兄弟。
這些年來他實在壓抑的太久,精神始終如緊繃的弓弦,時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